亡国的碎木屑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8年第11期
标签: 历史拾遗
“快看!快看!江水里怎么有这么多碎木屑啊?”公元277年,驻守在东吴建平郡(今湖北秭归县南)长江岸边的士兵,在一向平静的水面上,发现一桩怪事:大量的碎木漂浮在江水中,一连几天,越积越多。
碎木从哪里飘来?又是什么大工程要耗费如此多木料?士兵们完全摸不着头脑,于是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太守吾彦。吾彦急忙赶到江边,逆着碎木漂流的方向找寻:这些多到几乎遮蔽江面的碎木,显然是顺流而来,难道来自长江上游的蜀地?想到这里,吾彦心头不禁一凛。如今,司马氏早已攻灭了蜀汉,建立起日益强大的晋政权,蜀地尽归其所有。来自蜀地的江面碎木,难道预示着司马氏下一步的新动向?曾经的三国鼎立,如今变成晋政权与吴政权的对峙,司马氏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东吴的命运。长江上游的碎木,不能不引起吾彦的警觉。他快马赶到京城建业(今江苏南京),面见吴主孙皓。
吾彦呈上自己命人从江中打捞出的碎木,奏道:“司马氏必有攻吴之计,请增兵建平,加强防守。只要建平不被攻破,晋军便不敢东下,吴国就安全了。”孙皓却完全无动于衷:“明明两国边境相安无事,不过是江面上偶尔漂了点木屑而已,怎么能证明晋军准备攻吴?简直是不可理喻!”认定吾彦是杞人忧天的孙皓,断然拒绝了对建平郡增兵的请求。
不到三年,东吴天纪四年(280年)正月,长江水面上又出现了新的“怪事”。这次,不再是碎木屑了,而是一艘又一艘的连舫大船。大船组成的船队,载着杀气腾腾的晋军,从长江上游直入东吴境内。东吴守军一时瞠目,这样的大船,他们从未见过:船头绘着令人胆战心寒的鸟兽头像;船身如木造的城楼,有高台供人了望,有四门供人出入;而两千多名水军甚至可以在甲板上跑马!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