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 是新的疆土 还是故土新归?
新疆,这个占中国国土面积约六分之一的地方,曾经差点儿就成为“第二个外蒙古”。

图为天山伊犁草原春景。天山呈东西走向,在中国境内绵延1700公里,面积占新疆全境约三分之一。2000多年前,汉宣帝在位时已将天山南北道纳入大汉王朝的羽翼之下,开始了对西域的实际掌控。从汉时“西域”到清时“新疆”,这片故土在疆域的一次次收缩延扩中,完成新生。
供图/东方IC
1944年11月,在苏俄的暗中支持下,伊犁、塔城、阿山三区爆发伊宁事变,成立所谓的“东突厥斯坦共和国”,要把新疆变成苏联的第十七个加盟国。乱局之下,时任新疆省政府主席的吴忠信,认为新疆面积太大、民族复杂,又有外国势力插手,很难实现统一管理,于是提出将该地分为天山以北、天山以南和昆仑山以北三个地区分别建省。无独有偶,蒋介石侍从室的高参唐纵,也在递交给蒋的意见书中,提议将新疆分为六个省,分省治理。蒋介石最终采纳了这些意见,并命令赴新疆接替吴忠信的张治中着手调查实施。谁料,国际局势风云变幻,二战后苏联调整了对华政策,希望能和平解决伊宁事变引发的“三区问题”。1946年7月1日,张治中与三区代表达成协议,成立新疆省联合政府,分省计划就此搁置。
后来,张治中在回忆录中记录了这一段,说自己一度想把“新疆省”改成“天山省”,原因是“新疆人民认为顾名思义,新疆是中国新开辟的疆土,因而具有强烈的反感”。回想1945年前后的时局,不难发现,张治中其实很清楚,他所说的“新疆人民”,只是部分别有用心的极端分裂分子,这些人以省名为借口,妄图用“东突厥斯坦”取代“新疆”,以达到分裂中国的政治目的。不过,后来发生的事也证实了,新疆的问题,并非简单改个“天山省”的名字就能轻易解决。
现实是历史的延续。新疆在建省之前,中国史书一直将这块土地称为“西域”。“西域”幅员如何?怎么变成了“新疆省”?“西域”与“新疆”可以等同吗?想搞明白这些问题,需要认识一些人,理清一些事。
责任编辑 / 郭婷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