绥、抚、镇、远、义、德、定、宁……那些兵戈铁马的烙印

遍地有宁远
明代末年,为了抵御后金进攻,袁崇焕以山海关、宁远、锦州三城为重点,构筑了一条“关宁锦防线”。其中,宁远城是中坚所在,袁崇焕驻守于此,在宁锦之战中迫使皇太极无功而返。所谓宁远,取安宁远疆之意。图为宁远古城夜景。它今名辽宁省兴城市,改名的原因十分有趣:与山西、湖南、甘肃等地区的宁远县重名。揆诸历史,今海南三亚西北崖城隋时设宁远县,今四川茂县西唐时置宁远县,若尔盖县一带唐时置宁远县,今广西北流县唐时置宁远军,今湖南宁远县明时设宁远卫,今内蒙古凉城县清时设宁远厅,今新疆伊宁市清时筑宁远城:可谓遍地有宁远。除了湖南宁远,其他的都已废置或改名。
供图/东方IC
明代末年,为了抵御后金进攻,袁崇焕以山海关、宁远、锦州三城为重点,构筑了一条“关宁锦防线”。其中,宁远城是中坚所在,袁崇焕驻守于此,在宁锦之战中迫使皇太极无功而返。所谓宁远,取安宁远疆之意。图为宁远古城夜景。它今名辽宁省兴城市,改名的原因十分有趣:与山西、湖南、甘肃等地区的宁远县重名。揆诸历史,今海南三亚西北崖城隋时设宁远县,今四川茂县西唐时置宁远县,若尔盖县一带唐时置宁远县,今广西北流县唐时置宁远军,今湖南宁远县明时设宁远卫,今内蒙古凉城县清时设宁远厅,今新疆伊宁市清时筑宁远城:可谓遍地有宁远。除了湖南宁远,其他的都已废置或改名。
供图/东方IC
难以安宁的宁夏
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元世祖忽必烈更改行政区划,将原来“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”的中兴府(今宁夏银川市),改为“宁夏路总管府”,后来又改设“宁夏路行中书省”。宁夏这个词汇,第一次成为了行省的名称。
宁,安宁和谐;夏,就是夏国故地。夏地安宁,饱含了忽必烈对这片土地的美好希冀。然而,寓意愈是美好,其背后的军事征战,便衬托得愈加血腥残酷。

战争与和平
西夏王陵宁静地安卧在贺兰山下,烽火狼烟早已散去,但这里曾经发生的战事却昭示着这片土地并不宁静。从夏政权割据西北,再到蒙元的浑都海之乱,终于在元世祖忽必烈手中安定了下来,地名也因之被更改为宁夏。
供图/视觉中国
西夏王陵宁静地安卧在贺兰山下,烽火狼烟早已散去,但这里曾经发生的战事却昭示着这片土地并不宁静。从夏政权割据西北,再到蒙元的浑都海之乱,终于在元世祖忽必烈手中安定了下来,地名也因之被更改为宁夏。
供图/视觉中国
北宋宝元元年(1038年),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兴州(今宁夏银川市)称帝,建立大夏国,史称西夏。两百年内,割据西北,称霸一方,北宋、辽对其数次用兵都无可奈何。当13世纪蒙古铁骑肆伐欧亚大陆时,大夏国的末日降临了。面临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大军,西夏俨然是俎上鱼肉。
但这块骨头出乎意料地难啃:自1205年成吉思汗第一次伐夏,历经二十余年,未克其功。直到1227年第六次出征,十万大军围困住西夏国都中兴府,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的帮助下,终于拿下了这座城。成吉思汗高兴吗?不,死人不会说话——在西夏国主李睍(xiàn)出城投降之前,成吉思汗已病死在了六盘山。
责任编辑 / 安洋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