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号如何确定? | 铭记“龙兴之地”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8年第09期

标签: 历史拾遗   文化遗产   古代生活   文化符号   

每一王朝的开国皇帝,都以确立国号(朝代名称)为第一要务,那么国号又是如何确定的呢?最为简便的就是,自己的发迹地或统治区域。所以,历史上以地名作国号的情况最为常见。

魏元帝封司马昭为晋公,因其封地是春秋时期的晋国故地。泰始元年(265年)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时,便以“晋”为国号。

三国

魏: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,以邺城(今河北临漳)及周边地区为封地,东汉时邺城是魏郡的郡治。延康元年(220年)曹丕代汉称帝,以“魏”为国号。

蜀:古时四川称蜀,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政权,史称“蜀”或“蜀汉”,这是因为刘备自诩为汉政权的延续。

吴: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,此地古属吴国。公元229年,孙权在武昌称帝,后定都建业(今江苏南京),国号“吴”,史称“孙吴”或“东吴”。

责任编辑 / 张舒羽  图片编辑 / 吴西羽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