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素《农闲平话图》 “豆棚闲话”里的渴望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8年第07期 作者: 黄小峰 

标签: 读画笔记   

王素(1794-1877)是一位清代后期的扬州画家。湖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他的小手卷(39×149厘米)《农闲平话图》,主题十分奇特,描绘农村夏季集体乘凉的景象,很容易让当下正经历暑热的人们产生共鸣。

中国以农为本。士农工商中,农民稳居第二。正如15世纪的童蒙读物《新编对相四言》所示,典型的“农”乃是中青年,头戴斗笠,身披蓑衣,肩扛锄头——一幅耕种打扮。而《农闲平话图》展现的,却是农人的休闲生活。休闲的农民,具有怎样的含义?

怕热的胖子

王素这幅画作于1863年,虽说已是一个半世纪以前,但其中的场景看起来似乎很熟悉。乡间傍晚聚会纳凉的场景中,一眼就能在画面中心认出一位光着膀子、肚子鼓鼓、手摇蒲扇、脱鞋翘脚的胖子。这是一位青年农夫,身量巨大,活像一位相扑手。胖农夫右手挥着一把用变了形的蒲扇,左手支在大腿上,肩上搭着一条擦汗毛巾。他是画面的焦点——身量最大,最胖,最怕热,也是唯一光着上身,摇着蒲扇的人。不仅如此,他还是画面主题的焦点,就坐在画中长凳的中央。

对面是一张长条桌,桌边一位老者坐在竹椅上,正侧身直面胖农夫。老者左手放在膝盖上,支起略微前倾的身子,右手挥舞着一柄闭拢的折扇,嘴巴张开,念念有词,面前放着一把茶壶,一个茶杯。

责任编辑 / 刘睿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