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纸的“十项全能”
宣纸,尽管历史不及麻纸、皮纸和竹纸那般悠久,但作为传统手工纸中的后起之秀,宣纸以其精美的质感和优秀的书画性能,自明代创制以来,就迅速成为手工纸中的翘楚,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。它也的确有不少过“纸”之处,以至常常被认为“宜书宜画”,甚至“十项全能”。

洇散匀称
图为不同浓度的墨液在宣纸上的润墨表现,可见无论墨液淡或浓,墨迹在宣纸上皆能由内而外洇散匀称。
图为不同浓度的墨液在宣纸上的润墨表现,可见无论墨液淡或浓,墨迹在宣纸上皆能由内而外洇散匀称。
这些溢美之词长久以来深入人心。现如今各种纸张的性能大都可用科学参数来表征,与麻皮、竹纸横向比对,宣纸的表现如何?当然,书画创作跟使用者的主观感受有很大关系,宣纸特性的诠释,往往也会因人而异,千纸千面。在这里,我们仅从比较可靠的资料出发,归纳总结出宣纸的性能特点,以求呈现其最本真的一面。
后起之秀的质感之美
从外观和质感上来看,宣纸洁白、细腻、纯净、平滑,其他手工纸少有出其右者。宣纸出现之前,以桑树、构树树皮制作的传统皮纸,曾因颜值出众而有“凝霜”、“蚕茧”、“白棉纸”等称号,但论细腻匀平,桑构皮纸还是略逊于宣纸。
制作宣纸的原材料,是青檀树皮和产自泾县的沙田稻草。在传统手工纸最为精细繁复的工艺加持下,柔软纤细的青檀皮纤维和最为短细的稻草纤维混搭而成的宣纸,在颜值上可谓一骑绝尘。自创制伊始,便以其似玉如棉的质感,迅速笼络大批拥趸,明代文震亨的《长物志》和周嘉胄的《装潢志》,无不对其赞誉有加。从实用的角度来看,许多书画爱好者不约而同选用宣纸,外观和质感必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。毕竟对文房而言,赏心悦目乃是最简单的追求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