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访谈 “无纸化时代”下的中国手工造纸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8年第07期

宣纸还能干什么?
艺术家朱金石用这件装置作品《时间的船》,给出了令人惊奇的答案。14000张具有防火功能的特制宣纸,经揉皱定型,叠搭在1800棵细竹上,由2000根七米绵线自屋顶悬垂而下,产生了一种从未存在的空间幻觉。古老的材料在现代艺术的诠释下焕发新生。
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释静恩
艺术家朱金石用这件装置作品《时间的船》,给出了令人惊奇的答案。14000张具有防火功能的特制宣纸,经揉皱定型,叠搭在1800棵细竹上,由2000根七米绵线自屋顶悬垂而下,产生了一种从未存在的空间幻觉。古老的材料在现代艺术的诠释下焕发新生。
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释静恩

汤书昆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所长 绘画/目奈十三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所长 绘画/目奈十三
中国手工纸的家底
手机、互联网、电子产品的普及,令纸张的使用越来越少。而自2008年至今,您却带领团队进行中国手工造纸的田野调查和《中国手工纸文库》的编纂工作,这是为什么?
大家知道,中国是无可争议的世界手工造纸发源地和技术中心,发明手工造纸至少已有2000年的历史。汉朝开创的这一伟大发明,开启了全人类“纸文明”的时代,使知识与文化得以便捷、快速、高品质地传播扩散,使交流不再局限于小区域和高代价,社会进步因此大大加速。可以说,全世界手工纸的根源和起点,都是来自于汉纸系统的恩惠,并从最传统工艺的不断完善中,生长出来。
中国曾经主导了长达2000年的人类用纸文化。那么时至今日,中国大地上手工造纸的面貌如何呢?很遗憾,此前没有人摸过家底,也没有机构能给出答案。我们想回答,因此选择了走全国普查、编撰文库、建立数据库和工艺基因库的路。

秦岭山间的楮皮造纸
这是陕西商洛市金口村村民在河中浸泡楮树(俗名构树)树皮造纸的场景。金口村有500多年的历史,村民多为陈姓。拍摄照片的2011年,全村尚有47个纸坊,60座纸槽,25个腌塘,15口原料蒸锅,村民们孜孜不倦地操持着造纸的营生。而他们所采用的造纸古法,究竟起源于何时,无从考证。
供图/视觉中国
这是陕西商洛市金口村村民在河中浸泡楮树(俗名构树)树皮造纸的场景。金口村有500多年的历史,村民多为陈姓。拍摄照片的2011年,全村尚有47个纸坊,60座纸槽,25个腌塘,15口原料蒸锅,村民们孜孜不倦地操持着造纸的营生。而他们所采用的造纸古法,究竟起源于何时,无从考证。
供图/视觉中国
眼下,我们采用的还是比较老实、甚至笨拙的办法——在全国范围内,只要还有活态技艺传承的手工造纸村落和纸坊,都是这次田野研究的目标。从2008年到2018年,手工造纸田野普查和《中国手工纸文库》的编撰已进行了11年,对17个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)的手工纸行业现状摸了底,其中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四川、西藏、安徽、浙江7省区已完成普查和文库编制,台湾、海南2省完成普查,广东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重庆、江西、山西、香港8省市的田野普查正在推进中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