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域来了魔术师
标签: 读史笔记
外交场中的魔术师
汉武帝元封六年(前105年),一支汉帝国派出的使团,沿着张骞足迹一路向西,他们的目的地是传说中的大国——安息(今伊朗一带)。

这是元代画家任仁发的《张果见明皇图》,图中张果老正带领弟子为唐明皇表演法术。张果老是传说中的道教“八仙”之一,利用表演魔术来增加自己的神秘感,有利于向统治者传道。
供图/FOTOE
供图/FOTOE
这是亚洲大陆上的两大帝国第一次接触。安息王对于来自遥远东方的汉朝使团十分重视,在予以规格隆重的接待后,他派遣使者跟随汉使去观汉朝的恢弘气象。作为国礼,除了汉朝人见所未见的鸵鸟蛋外,还有一位来自黎轩的魔术师。
这位魔术师万里迢迢来到汉宫后,如何在武帝面前进行表演我们已经无从知晓。但据《史记索隐》引鱼豢(huàn)《魏略》称,“黎轩多奇幻,口中吹火,自缚自解”,可以想见,这位“蹙眉峭鼻”、长相怪异的魔术师在汉宫炫目的灯光下所进行的表演,一定曾令围观者惊骇不已。而他奇异的魔术,与鸵鸟、狮子、葡萄等异域来物一样,成为汉朝人对于遥远西域最初印象的一部分。
在围观的人群中,饱读诗书者见此场景,可能会联想到故纸中一段缥缈的往事:周穆王时,从极西之处来了一位“化人”,他会“入水火,贯金石,反山川,移城郭”,他的奇异神术让周穆王十分惊叹,为了取悦他,周穆王建起高台,奏响音乐,以锦衣玉食供奉他。这位“化人”,很可能就是一位来自异域的魔术师。这个故事被记载在《列子·周穆王》中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