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箓 道教施法的 金字招牌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8年第04期 作者: 韦依 

标签: 历史拾遗   

符箓,并不仅仅是一张灵纸。因为它,人们发明了一种语言,建构了一套文字,编创了一出舞蹈。墨汁淋漓,描画着神灵的剪影,诵读出对一切不幸的檄文。

非字非画,神通广大

《西游记》第四十五回讲到,西方车迟国有三位妖怪国师,修习道派仙法,求雨驱逐旱魃,十分灵验。在与孙悟空斗法,比赛祈雨时,展现了一种神奇的操作:虎力大仙接过小道士捧的几张黄纸符字、一口宝剑,大仙持着宝剑,念声咒语,将一道符在烛上烧了,乒的一声令牌响,只见那半空里悠悠的风色飘来……看起来,在妖怪制胜的道法里,那个“符”灵验了。

太岁在上
在袅袅青烟下,一张天师派的太岁符完成了最终的过香程序,看不见的神秘信息被注入到符字间,它的灵力将化解“太岁”的凶力,带来一年的好运。道教符箓类别繁多,可根据不同用途来召将请神,抓鬼、辟邪、求财、旺桃花,关照到俗世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这样的场面还经常出现在小说和影视剧里,某位道士“念念有词”地烧几道纸,或者空中“虚画几圈”,往往就能呼风唤雨、祛病消灾,甚至隐形变化。那或有形、或无形的“神秘字纸”——符箓,又是一场场法事的关键道具。

小小黄纸,几点朱墨,生出过许多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。相传,汉代有位仙公叫葛玄,善使符书,常常用符箓玩有趣的把戏——如让它们随波逐流;用符“催眠”控制人的行为;设坛求雨,无中生“鱼”。后来,他创立了道教里的“灵宝派”,成为“符水道派”的一支。这符水,即指烧符化于水中,饮之疗病。

灵符怎么用
烧 将符纸从符尾开始点燃,
用火烧成灰
佩 将符纸折成三角形带在身上
贴 将符贴于门槛、床、神堂、汽车、畜舍等处
食 以火化符成灰,泡水饮用,或将符与水共煎服用
擦 用食指与中指并拢,沾符水擦身
喷 施术者作法后,口含符水喷洒

如此以“符”论道的神通,还被记载在许多古代的笔记小说里:宋人洪迈的笔记小说《夷坚志·京师异妇人》,讲的是“以符镇妖”的故事。清代袁枚《续子不语》则记载过符箓可以镇压鬼魅,使人起死回生。按照唐人卢肇《逸史·李主簿妻》所言,靠画持咒,甚至可以与华岳之神——金天王斗法,从神灵手中抢回被拘走的普通人的魂魄,是不是十分骇人听闻?

责任编辑 / 刘睿  图片编辑 / 吴西羽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