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谷≠饥饿疗法
《红楼梦》里的贾府中,有一个治病疗疾的秘方——饥饿疗法。《红楼梦》第五十三回,宝玉的贴身丫鬟晴雯伤风未愈,又通宵为宝玉缝补雀金裘,病势愈发沉重。怎么治好的呢?“这贾宅中的秘法,无论上下,只略有些伤风咳嗽,总以净饿为主,次则服药调养。故于前一日病时,就饿了两三天,又谨慎服药调养,如今虽劳碌了些,又加倍培养了几日,便渐渐的好了。”第四十二回,王熙凤的女儿大姐儿在大观园受了风发热,王太医仔细诊断后,给出的疗方也是“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”。

图中,修道者独坐幽谷,宛若餐风饮露、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。仙人岂能吃五谷菜肉这些俗物?只有服食特殊的药石仙草,吸取天地自然之气,才能脱俗胎、成仙体。供图/鹿菏
饿肚子就能治病,或称之为“饥饿疗法”,直到今天还运用在烧食、急性肠胃炎等疾病的治疗中。有人也许会联想到道教的修行法——辟谷,但二者却有本质的区别。饥饿疗法是为了治病,而辟谷的目的是修仙。
辟(bì)谷,又称断谷、绝谷、绝粒、休粮等,从名称就可以看出其要义——不吃粮食。早在秦汉时期,辟谷术已经相当流行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,就有一篇《却谷食之篇》,专门探讨辟谷术。辟谷的效果十分惊人,《二十四史》中就有不少神奇的记录。如《魏书》云,道士寇谦之践修辟谷,“气盛体轻,颜色殊丽”,变成了一个大帅哥。《北史》中,寇谦之的弟子李皎学习师父的方法,“绝粒数十年,年九十余,颜如少童”。《宋史》云,名士刘庭式“绝粒不食,目奕奕有紫光,步上下峻坂如飞”,在山崖陡坡上行走如飞。

古代道书、医书中经常提到“三尸虫”,它偷食人体内的五谷精气,还让人放纵色味之欲,不仅危害健康,更是修仙的一大障碍。辟谷术的首要目的,就是驱除三尸虫。右图为《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》中的三尸虫。
绘画/久远
修道者为什么不吃粮食呢?约成书于西汉的《大戴礼记》说到:“食肉者,勇敢而悍;食谷者,智慧而巧;不食者,不死而神。”五谷杂粮,属于“人间烟火”,会在肠中形成残渣、产生秽气,不是修道者的理想食物。东晋道士葛洪认为,欲得长生者,肠子里应当清清净净;欲得不死者,肠子里应当毫无渣滓。这在现代医学看来仍有其合理性:粪便在体内的长期滞留,会引起慢性中毒,以致引发疾病,加速衰老和死亡。
责任编辑 / 陈伟峰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