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藏历年的守望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8年第02期 作者: 杜冬 

标签: 遗产风景   文化遗产   

冬天的西藏,要过年的西藏,不属于熙攘的旅行者,才是藏族人自己的,他们无所顾忌地准备着一场场迎新盛筵,尽情展露高原人热烈、直白的天性,那才是西藏真正的生活。
佛前迎新
新年到了,一张巨幅的佛像壁画前面,供起了大型的新年吉祥物“切玛”,这只被装饰得五彩缤纷的彩绘木斗,盛满美食,插满美物,也装满了藏族民众最虔诚的新年祈福(供图/微图)。
那曲 | 雪热巴狂欢
在藏北东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,铃鼓作响,身着舞蹈盛装的牧人们,旋转着空灵的身影,网状的裙穗与牛尾摇摆飘动。为迎接藏族最隆重的节日——藏历新年,他们跳起有千余年历史的雪热巴舞,舞者矫健敏捷的身手,令人眼花缭乱。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谢罡

日喀则——酒海挑战

过藏历年了。在日喀则宗巍峨的城堡上,透过狭窗凌空看古城年前的场面,会不会有一些落寞和嫉妒?大概一定有的。

强烈的日光下,你会看到数百条整腔的羊高悬着,如同一道肉的阵仗;大堆的羊头堆积如山,藏族人有过年吃整羊头的习惯;买卖铜护身符、金刚橛、藏式骰子、松石和鱼骨首饰的小贩,懒洋洋歪坐着喝茶,等待着年关前大赚一笔;制藏式大鼓和扎念六弦琴的木匠,掸掉身上的木屑刨花,将满墙的扎念琴留在屋里,围绕扎什伦布寺的众多金顶转经一圈,然后赶快回家去喝酒。

天刚刚黑,江洛康萨小酒馆里就挤满了人,面条、饺子、甜茶以及各种青稞酒,浑浊,有起泡甚至还有青稞粒的青稞甜酒,还有高度的青稞白酒,酒徒们的酒糟鼻更加红,大家胡乱扯着以前喝酒多少藏币的旧事。带着一身寒气推门进来的六弦琴艺人,也会被塞给一杯酒和一堆乱糟糟的毛票,然后弹一首《龙桑啦!》或者《查拉白桑》。

“明天就回家咯!”扎念琴音乐家抹抹胡须上的酒滴,小辫子上编着红头绳,耳朵上垂着小蓝松石,厚底高帮的藏靴,满是城市的尘土。

责任编辑 / 刘睿  图片编辑 / 吴西羽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