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雪 | 最甜的节气
12月7日,大雪。到了这天,2017年也就接近尾声了。年纪大了,人就有些怀旧。大雪节气的来临,勾起了儿时的一种味道。多亏了电商的发达,我很快就在网上找到了:照片里,白色的糖饼上,插着糖刀,摆着糖锤,和儿时的记忆一般无二。闭上眼睛,似乎就能听到糖刀和糖锤敲击在糖饼上发出的声响:笃!笃!笃!
儿时的冬季,每当大雪节气前后,就是那“笃笃”声最响亮的日子。等着,盼着,远远望见挑着扁担的身影,就雀跃着要去兑糖吃了。
“兑糖”顾名思义,就是用家里那些“破烂儿”来兑换兑糖客担子里的糖。糖是最朴素的饴糖,用大麦、糯米这些粮食熬制而成,乳白色中又微微泛着一点黄。完完整整一大块,放在扁担一头的筐子里,等待兑换。至于拿来兑糖的,都是些牙膏皮、旧凉鞋、零碎布头一类的东西。什么样的破烂儿能兑换多少的糖块,全凭兑糖客心里那杆秤。随着兑糖客手中糖锤一敲、糖刀一甩,一小块饴糖到手,一桩生意就谈成了。
糖块拿在手里,硬硬的,凉凉的,切口处是大大小小的孔眼。可放在嘴里,等糖块渐渐融化,甜津津软糯糯的味道,就萦绕在舌尖喉头,那种享受,真是无法形容。小小的脑袋里有时会想,北方的雪或许也有这样的味道吧?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