袜子 最低调的贴心

织袜密密缝
图中是一幅清代广州外销画,描绘了一个妇女正在缝制长筒袜的场景。清代官员普遍穿靴,因此袜子也呈长筒形状(供图/FOTOE)。
图中是一幅清代广州外销画,描绘了一个妇女正在缝制长筒袜的场景。清代官员普遍穿靴,因此袜子也呈长筒形状(供图/FOTOE)。
需系带的袜子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殷商末年,文王姬昌率兵去攻打商朝的属国崇国,走到一个叫凤黄山的地方时,系袜的带子松了,便自己动手将带子系好。等等,古人的足衣也就是袜子竟然需要系带?今天的人也需要“呵呵”了。
古人称袜子为“足衣”,在一本专门解释古代各类名物的书籍《中华古今注》中,在“韈”条目里记下了足衣的样子:“三代及周着角韈,以带系于踝。”用一块布制成三角形袜子,颇为有趣,由于袜底不贴合,系在踝关节上的丝带就很重要了。
具体怎么系袜带,则男女有别。男袜带子由后朝前系,女袜带由前朝后系。古人爱美的小心思,便在这袜带样式上一一体现。金代齐王墓中有一双金锦夹袜,袜上丝带左右分开,绕过脚底回到脚面上,再打成蝴蝶结。一双锦袜,彰显主人的身份,饶有生活趣味。
我们今天所穿的袜子,早已不是三角形,而是更符合人体工学。这个变化起自什么时候?大概在汉代,袜子出现了袜底、袜靿(即袜的高度),样式设计比三角袜更符合人体形态,一直延续至后世。不止于此,还有了短筒、长筒之分。短筒袜通常高度为20几厘米,长筒袜40-60厘米不等,仍有袜带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