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云起落一袭裙

明清裙装“主力款”——马面裙
风靡明清两代的马面裙,以两侧的“裙褶”和前后的“光面”,巧妙搭配,动静有致,风情万种。图中这件清代马面裙,更在“光面”和底襕上,施以精美的刺绣,方寸之间,物象纷呈,五色竞艳,在严守规制中给个性留出了一个绽放的窗口,成为时代的投影。
供图/侨色非遗·叁木映画
风靡明清两代的马面裙,以两侧的“裙褶”和前后的“光面”,巧妙搭配,动静有致,风情万种。图中这件清代马面裙,更在“光面”和底襕上,施以精美的刺绣,方寸之间,物象纷呈,五色竞艳,在严守规制中给个性留出了一个绽放的窗口,成为时代的投影。
供图/侨色非遗·叁木映画
千古第一,石榴裙
古典文学名着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二回中,描写过这样一个场景:薛蟠的小妾香菱与一群小丫鬟玩“斗草”游戏,在草地上打闹时不慎滚入一洼积水,弄脏了身上穿的“石榴红绫”裙子。小丫鬟们见了,一哄而散,香菱也愁得无如之何,最后还是惯会体贴女儿家的贾宝玉出主意,让她到怡红院换穿袭人的同款红裙,才免去了一场可能的风波。而这回书也因这桩儿女琐事,有了一个鲜艳旖旎的题目:呆香菱情解石榴裙。
弄脏一条裙子,何以如此烦恼?难道因为它大大的名头?
石榴裙乃古今第一名裙,据说它有着如榴花般火红的颜色,故而得名。迄今可见的最早记载,是南朝梁元帝的《乌栖曲》——“芙蓉为带石榴裙”,之后此裙便在文人墨客笔下一路风风光光。李白写过“移舟木兰棹,行酒石榴裙”;白居易赞叹过“眉欺杨柳叶,裙妒石榴花”;宋人卢炳也有“石榴裙束纤腰袅”;明代唐寅又有“梅花香满石榴裙”……可见这款红裙生命力之强悍。
曹雪芹对笔下的石榴裙,却非赞美那么简单。古时“钗裙”可作女性的代称,小姑赠裙,香菱与宝钗各得一条,终于有一次与她人同贵,香菱自然珍惜。不止于此,石榴裙还有一层特殊含义,直指女性的魅力和男女间的情思爱欲。至今不是尚有“拜倒在石榴裙下”的俗语流传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