锁阳城 河西重镇的繁盛与寂寞

荒废数百年之久的锁阳城早已被极旱荒漠所包围,只有白刺、骆驼刺等那些耐旱植物,才能在此扎下根来,欢脱地成长。图为锁阳城的南城墙,虽然保存还算完整,但也满是岁月风雨留下的沟壑。
从河西四郡中部的张掖往西行,黄色变为视野中的主色调。而到了河西走廊的西陲,绿色就更是成了很奢侈的事物。瓜州就处在这条走廊西段的一个小小绿洲之内,如今是酒泉市辖下的一个县城。但是我们的目的地还要从瓜州再往南,一座黄沙笼罩着的废弃城池——锁阳城。
车辆驱驰在原野上,两侧荒漠延伸至天际,望之飘渺无踪。植被也由最初丛生的柽柳,渐次趋于寸草不生。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风蚀黄土台地地貌,一览无遗。这一片叫做“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”。安西是瓜州的旧称,2006年改为今名。由名字便可知其自然条件之艰苦,还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问题:瓜州南部保护区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0mm,但年平均蒸发量高达近3000mm,接近降水量的50倍。
满是石砾的戈壁滩上,一条新修的道路保证车辆可以畅通无阻。司机说,这条路今年才修好,是出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。我知道,这指的是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,中国、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“丝绸之路:长安—天山廊道的路网”获批,成为世界文化遗产。其中,甘肃省境内包括五处,分别是:麦积山石窟、炳灵寺石窟、锁阳城遗址、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。脚下的这条道路便是通往锁阳城遗址。

锁阳城遗址和墓群出土的文物,为锁阳城历史的分期提供了依据。图中唐三彩镇墓兽和下图的人俑,出土自锁阳城墓群。其风格和陕西、河南等地出土唐三彩如出一辙。可略窥盛唐之时锁阳城的兴盛。


唐代锁阳城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城,自东而来的人们沿着疏勒河冲积扇面的外缘经过此地,再向西而去。同时,锁阳城并非孤立,而是与其他一些古城共同组成一套防卫体系。而锁阳城的繁华,带动了一些石窟的开凿。今天,锁阳城被交通干道撇在了数十公里之外,所有古城都已成遗址。地图展示了这些古城、石窟的分布,以及古今交通之差异。丝路路线参考: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 http://silkroad.fudan.edu.cn
丝路上的锁阳城
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,锁阳城是必经的重要关城。当我们描述丝绸之路时,常常是说从某地到某地、再到某地,但是具体的路线怎么走,和今天的交通并非完全一致。
责任编辑 / 安洋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