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堂之门,地狱之门
特热比奇犹太社区及圣普罗科皮乌斯大教堂
标签: 遗产风景

当基督教终于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,公元4世纪,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,又背负上“恶魔之子”的污名。《圣经》中关于门徒犹大出卖耶稣的记载,成了犹太民族长久以来为基督教世界所不容的原罪。他们的人生,在失国之后,似乎注定要与流浪、隔离和压迫相伴始终。
捷克特热比奇市曾经是个特别的存在。14世纪,为躲避肆虐欧洲的瘟疫,一些犹太人来到这里定居。在伊赫拉瓦河的对岸,山丘与河川之间的狭长地带,就是他们当年居住的社区。那里密密麻麻排布着一座座红色屋顶的犹太民居。据说在18世纪,特热比奇有超过一半的人口都是犹太人。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,不仅使他们依靠金融借贷生存下来,还成功博取了特热比奇领主们的信任,后者对这些外来移民相当宽容,甚至一度将财政管理的重任交付给他们。







然而,笼罩在这个民族头上的阴影却从未远去。20世纪三四十年代,人类最可怕的悲剧降临在他们身上。1938年9月30日,由德英法意四国联合签署的“慕尼黑协定”,将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拱手送入纳粹虎口。次年3月15日,捷克斯洛伐克沦陷,特热比奇的犹太人从此坠入地狱。他们怀揣着生的希望,被德国纳粹以利于“犹太人自我管理”的名义,用火车一批批送进集中营。在紧闭的大门背后,犹太人被迫交出所有随身财物。很多人挣扎在极度的饥饿和疾病中,也有很多人,还来不及弄清楚身在何方,就被拖进了绞刑架、毒气室。
据统计,大约有600万犹太人丧生于德国纳粹的种族屠杀。2003年作为欧洲现存最大、最完好的犹太人聚居区,特热比奇的123栋犹太房屋,连同犹太墓地、会堂和附近的圣普罗科皮乌斯教堂,一起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这是以色列之外唯一一处被授此殊荣的犹太遗址。不过,在这幽深狭窄的犹太社区里,如今却再也见不到犹太人的身影。
责任编辑 / 郭婷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