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是谁?
禅七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7年第06期 作者: 刘晓芳 

标签: 文化遗产   文化符号   

打禅七,是禅宗僧人最重要的修行方式之一,却鲜为世人所知,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,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。《中华遗产》特为此采访了中国佛学院的合儒法师,请他为我们揭开禅七的神秘面纱。
明心
世间万法,唯心所生。一念觉,众生是佛;一念迷,佛是众生。禅修,就是为了这成佛的一念。此心光明,更复何言。

《中华遗产》:什么是禅七?

禅七就是修行者集中在禅堂,以七日为期,严格修行,克期取证的一种修行方式。

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,曾在菩提树下打坐、冥思,发誓“不成正觉,不起此座”。在第七天凌晨,他看到启明星冉冉升起的时候,终于悟道了。后来的佛教徒就有了七日成佛的说法。

不过,一般出家人的功夫比不上佛祖,不大可能用七天时间就开悟。所以,打禅七通常是连打七个七,也就是七七四十九天。还有更长的,打十个、十二个。打禅七的目的,是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所以禅堂被比喻成一个“选佛场”。

《中华遗产》: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禅修好像很轻松、很洒脱。吃饭、喝茶、睡觉无不是禅,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禅宗大师,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顿悟的。为什么僧人还要保持这样一种严苛的修行方式?

这好比爬山,你爬到山顶的时候,就能看到山外的好景。但是在登顶之前,你要从山脚一步一步往上爬。禅修也是这样一个渐修积累的过程,等你下足了功夫,登上山顶的一刹那,你就“顿悟”了。

责任编辑 / 陈伟峰  图片编辑 / 朱浩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