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不曾远去的传拓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7年第05期 作者: 安洋 

标签: 文化遗产   文化符号   

将纸覆盖在甲骨或金石表面,用墨拓印其文字、图案,并使由此产生的拓片长久流传,这便是堪称古代复印机的『传拓』。这个词或许有些生僻,实则却隐没在生活中,仿佛『熟悉的陌生人』。
拓声不绝
在照相技术愈加发达,可以清晰拍摄碑刻每个细节的今天,传拓这门技艺仍没有失去用武之地。它不止可以完美地再现器物碑刻的原貌,还带来美的艺术享受。若是您能有机会亲临左页图的拓碑场景,定能领略到拓包敲打碑石时的韵律之声。

“传拓”这个字眼一冒出来,就让人觉得生僻。

什么是传拓?明代字典《字汇·人部》曰:“传者,续也。”传,也就是相传继续的意思。而“拓”,指的是用纸墨摹印碑石、器物的文字、图案。故而,所谓传拓,便是将纸覆盖在甲骨、金石等器物表面,用墨拓印其文字、图案,并使由此形成的“拓片”长久流传。

名词解释颇为抽象,而实际上,传拓在人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。相信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有一种经历,就是在一枚硬币上覆盖上白纸,再用铅笔没有削尖的一头在纸上用力擦拭,要不了一会儿,硬币的图案便有如奇迹般地纤毫毕现了。只是,孩童时代的我们决然想不到,这种操作与“传拓”没有半分区别!

书法缘分
上图是现存最早的拓片,出土于敦煌藏经洞的初唐拓本《温泉铭》。它的另一个意义在于,唐太宗御书此碑乃是古代第一通行书刻石。
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西羽

或许对传拓有几分了解的人会有疑问,做拓片不是要用一种叫做拓包的工具,蘸上墨汁,扑打在略带几分湿意的宣纸上吗?这和铅笔、硬币区别很大呀。其实,不妨了解一下“蜡拓”,它是用蜡墨——将墨用蜡黏结形成的固体墨块,在覆于碑石上的纸张表面擦拭,从而形成的拓片。因为简捷方便,所以常常用于野外作业。这样看来,蜡墨便是铅笔,而碑石便是硬币而已。再进一步想,蘸取了墨汁的拓包,和铅笔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?——所以,您还觉得传拓深奥么?

责任编辑 / 安洋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