璇玑的玄机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7年第05期
标签: 历史拾遗
璇玑是一种美玉,多见于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。它曾困惑了数千年来的学者:它的作用是什么?它的造型有何意义?
璇玑形似玉璧,外缘有三个飞翘的牙。《周礼》曰“苍璧礼天”,璇玑的奥妙似乎也深藏在天空。璇玑二字,最早出现在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《尚书》中:“(舜)在璇玑玉衡,以齐七政。”——古圣贤善于观察星辰运行的规律,以此指导万民生息。

璇玑二字作何解?围绕这个问题,早在汉代就曾发生过一场论战。经学大师伏生、史学家司马迁认为璇玑是星名,指的是北极星,或者是北斗七星的泛称。儒学大师孔安国、郑玄则认为,璇玑是上古的天文仪器,有可能是浑天仪中可运转的部分。经学家马融和天文学家王蕃甚至断言,璇玑就是原始版的浑天仪。
论战持续至今,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考古材料的增加,天文仪器说已成为主流意见。科技史家李约瑟、物理学家李政道等学者皆认同此说。璇玑的转动,模拟出了星宿运行的位置和天道的循环。后世的浑天仪、天球仪皆源于此。中国的祖先,正是以此明天道、正天时,建立起了时空观念和社会秩序。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