灶神 住在灶头的“一家之主”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7年第04期 作者: 许安 

标签: 历史拾遗   古代生活   

天神高高在上,他们的是非公道在人间如何推行?靠的就是灶神这样千千万万的基层小神。

江南过年,从入了腊月便已经开始。家家户户临水面河,孩子们松了功课,在弄堂里追逐嬉戏,女人们则忙活着晒酱鸭、做鱼干、挂腊肉、包粽子、炸豆腐,一直精力充沛地准备到大年三十。

腊月二十三是年关内极为特殊的一天。“二十三,祭灶官”的场面,至今还能在我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。到了这一天的黄昏时分,家里会在土灶前摆好供桌,桌上摆着红烧肉、清蒸鲤鱼、清炒藕和红糖年糕,由当家人点烛焚香。全家老小对着“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”祝祷祈愿,祈求祂向玉皇大帝多多美言,盼望来年风调雨顺,家人平平安安。说完祷词,灶前还要焚烧松枝、竹节或麦秆,点燃后的噼呖声响有如炮竹,这是恭送灶神升天。

任劳任怨的灶神
灶神“蜗居”在灶头,终日被烟熏火燎,待遇比庙观里的神仙差远了。但灶神与凡人同在一个屋檐下,同吃同住、代代相伴,大概是百姓最熟悉的神仙。绘画/卢延光

祭灶神是腊月里最具仪式感的时刻,灶前的那幅熏了一年油烟的画儿,突然变成了最受全家恭敬的神只。

大年三十是灶神回府的日子,灶前按例又要点亮红烛、摆上果盘糕点。直至子时新年降临,家人重新奉上一碗热乎乎的芝麻汤团,慰劳灶神上九重天述职的几日辛劳,整个仪式才算完成。

责任编辑 / 陈伟峰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