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禄王墓:宅兹中国600年
标签: 古迹探秘

守墓伊人
83岁高龄的安金明老先生是苏禄东王后裔第十七代孙,守墓人的角色伴随了他的一生。当他迈着迟暮而康健的步伐走向苏禄王墓时,仿佛是嵌入了600年前的时空。
83岁高龄的安金明老先生是苏禄东王后裔第十七代孙,守墓人的角色伴随了他的一生。当他迈着迟暮而康健的步伐走向苏禄王墓时,仿佛是嵌入了600年前的时空。
某天浏览网页时,看到一则新闻,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来访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会谈中,提出这样一个建议,两国共同开展纪念苏禄王访华600周年的活动。我心下一惊,有些恍然——原来已经600周年了。
摇曳的思绪闪回到此前一个平淡的上午,微信上忽然收到一条信息,我被拉进了一个名为“苏禄后裔安氏”的微信群里,原来是家乡那边一些亲戚所建的交流群。主事者是我的一位长辈,还发了几张新修《安氏族谱》的照片。族谱序言首句道:“山东德州回族安氏家族,乃古苏禄国恭定王之后裔……”
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知道自己家族的历史。十几年之前,我正翻看哥哥的中学历史教科书,看到明朝与海外国家的交流部分,就有相关介绍:苏禄东王归国时,沿运河南下,病逝于德州,其二子三子留在中国守墓并改姓安、温。蓦地,“苏禄”“德州”“运河”“安氏”,一个个彼此原本无关的词语,却围绕我串联了起来——难道说,这位来自异国的苏禄东王,就是我的祖先吗?我轻轻抚摸过纸张,指尖仿佛可以感受到白纸黑字间一股鲜活的力量,在涌动着。
中国人向来有崇奉祖先的传统,百家姓的起源,往往追溯到西周分封诸侯之时,或者更早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。“郝邬安常”,安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第79位,不是一个大姓。周天子分邦建国,距离现在未免有些过于遥远,而且带有几分杳然不可寻觅的意味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