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作工具:十八般兵器来治木
标签: 古代生活

金克木
放大观察一段锯齿,齿刃锋利,方向稍有错落,这种设计减少了摩擦,专门“克木”。好锯靠好齿,好刨靠好刀……对木作匠人而言,讲究的工具会让手艺变得从容优雅。 供图/达志
放大观察一段锯齿,齿刃锋利,方向稍有错落,这种设计减少了摩擦,专门“克木”。好锯靠好齿,好刨靠好刀……对木作匠人而言,讲究的工具会让手艺变得从容优雅。 供图/达志
发生珍宝岛事件,发布进入战备状态的“紧急指示”……这让1969年成为一个多事之秋,就在那一年的严冬,人们突然惴惴不安地发现,天安门城楼一夜之间忽然消失“不见了”。
高大巍峨的城楼被足足六七十米高的苇席遮挡得严严实实。原来,重重屏障内的老城楼,正面临一次大型整形手术。年久失修使它不堪重负,而这号称国家头号标志的建筑,在那样的年代,必须涅盘重生。
操刀人是“大木作”师傅孙永林,这位来自北京市房修二公司的掌墨师傅(统筹整个工程的木匠),不显山露水,却在城楼“体检”刚刚开始时,就让西洋留学归来的建筑师们刮目相看。对传统木构建筑的构件、搭接细部而言,西方现代测绘学知识无从下手,而孙师傅再原始简陋不过的木工“家伙什儿”,却能大展身手。
孙永林仅目测了城楼木结构为九开间后,已对城楼了如指掌。他为天安门画了一幅特殊“测绘图”——只用三根丈杆。丈杆是木工师傅最常用的工具,或扁或方,有长有短,类似简易的刻度尺,用以量木、丈地、拟制框架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