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榫一卯总关情
标签: 中华遗产卷首语
我很喜欢古建筑,尤其是木构建筑。飞檐翘角,雕梁画栋,每一处,都品玩不尽。比如浙江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的古民居“双美堂”,堂前,有四根木柱擎起,上面分别雕着“福寿康宁”四个字。这当然不稀奇了,但听说这四根柱子分别是柏木、梓木、桐木、椿木时,就不由得会心一笑了,因为它们连在一起的意思是:“百子同春”。连木材也能做文章,真是巧思妙用了。
再看一例,赫赫有名、举世无双的北京天坛的祈年殿。
祈年殿内部是层层相叠、环接的穹顶式,仿佛像砖砌的券殿,但又未用一砖一石。用专业术语说,是枋柁桷榱互相环接,短梁楹柱环转支承。最有说头的是楹柱:殿顶正中的藻井周围,设4根龙柱,象征四季、四方;殿堂中间设12根金柱,象征12个月;其外是12根檐柱,象征12个时辰;内外共24根柱,象征24节气;而三围合起来共28根柱子,暗合28星宿……看到这里,是不是感觉也是醉了?建筑的功能、结构和文化艺术,被和谐统一在一体里,你看在眼里的是木作,体会到的却是匠心。
不过,任何一种木作,尤其在古代,其首要目的是实用、功用,满足了技术的需求,然后才会追求精神用意。上述的“百子同春”是如此,祈年殿的楹柱之用也是如此。甚至曾经以为纯属装饰构件的小小“悬鱼”,也是如此。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