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人的膜汉情结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7年第02期 作者: 高瑞梓 

标签: 读史笔记   

“汉皇重色思倾国,御宇多年求不得……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”

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,可谓家喻户晓。初读此诗,难免会有疑问:白乐天讲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,为何以汉皇起首?等我们涉猎更深,才发现《长恨歌》不是特例,唐诗与汉人的关系千丝万缕。

唐人膜汉的现象十分普遍,汉代的典故也被唐人信手拈来。于是唐人在讽喻朝政时,常借着批评汉时史事,来达到目的。图为连环画《长恨歌》中的场景,杨贵妃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”。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情事,却在开头直写“汉皇重色思倾国”。白居易毕竟生活在唐朝,直接指摘前代皇帝不太妥当。“汉皇”只好被拉来,背了黑锅。
供图/吴声、于水

无论是“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”,还是“借问汉宫谁得似,可怜飞燕倚新妆”,亦或是王维《燕支行》的“汉家天将才且雄,来时谒帝明光宫”。唐诗中处处有汉朝的影子,挥之不去的,是唐人的膜汉情结。

那么,谁开启了唐人膜汉的传统呢?

责任编辑 / 杜聪  图片编辑 / 朱浩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