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相纹:纹饰交融的混血儿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6年第12期 作者: 刘菲 

标签: 文化遗产   文化符号   

隋唐时期,宝相花纹样盛行一时,成为圣洁、端庄、美观的理想花形。它容纳了莲花、石榴、牡丹的要素,寓有“宝”、“仙”之意,像是闪闪发光的宝珠,又像是珍贵富丽的花朵,寄托着人们的吉祥祝愿。雍容华贵的宝相花在盛唐时肆意绽放,成为那个烈火春花的时代的最佳注脚。

在敦煌鸣沙山的崖壁上,历代僧众开凿了735个洞窟,施以彩画,涂以金粉,用泥土塑成佛像,用颜料描绘天堂。在琳琅满目的洞窟中,第329窟显得十分特别。

绽放在盛唐的花朵
宝相花风行于隋唐时期,并在盛唐时达到鼎盛。
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鸳鸯莲瓣纹金碗。在莲瓣纹的簇拥下,碗心绽开一朵硕大的宝相花,层层叠叠,繁缛富丽。宝相花吸纳了牡丹瓣纹的元素,成为盛唐国势昌盛、繁花似锦的标志。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动脉影

329窟始建于初唐,正在敦煌凿窟建象热潮的前夜。抬头看,装饰于窟顶的藻井色彩艳丽,美轮美奂。只见藻井井心,用14个卷曲莲瓣和14朵卷云纹环绕莲心绘成一朵大莲花,而花心以白色弧线画成波状旋转形,仿佛莲花正在旋转的色轮上发光。

藻井的四角与中心对应,各画出一角莲花,外缘还添加了些许石榴纹样。在藻井外周,十二身飞天环绕飞行。植物纹饰巧妙的组合,让莲花纹变得无比华丽丰富,而飘舞的飞天也使井心图案活泼多姿。329窟藻井被称为“莲花飞天藻井”,是初唐藻井的代表作。那朵装饰多重纹样的莲花,预示着一种新纹饰的滥觞,那便是宋《营造法式》中所称的“宝相花”。

由初唐至盛唐,再至中晚唐,莫高窟藻井上,宝相花的图案一脉相承,愈加的繁缛富丽,多姿多彩。例如盛唐莫高窟123窟窟顶的团花纹藻井。井内团花由六个桃形瓣、卷云叶形瓣组成,边饰有小团花、联珠纹、莲瓣纹、方壁纹等小纹样。盛唐如春花烈火般的国势,就在这富丽辉煌的宝相花中,尽显无疑了。

责任编辑 / 杜聪  图片编辑 / 吴西羽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