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样的绽放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6年第12期
在敦煌石窟这座宝库中,有一片特殊的天空——石窟藻井。它们如层层叠叠的九重霄,布满纷繁绚丽的图案,恰如漫天星斗。
329窟的莲花飞天藻井是其中划时代之作,绘于初唐贞观年间。经过北朝和隋代近四百年的铺垫,又随着丝绸之路的空前畅通,贞观年的敦煌石窟艺术图案不断推陈出新,新旧纹样组合出现,如激流般涌入石窟穹顶,以浓丽的色彩照亮原本晦暗的洞窟。莲花飞天藻井图案,即是唐代敦煌图案艺术走向成熟,并自成风格的标志性作品。
初唐时期,藻井井心突破了传统的结构框架,演化得更为宽大,因此适合更复杂的图案布局。
莲花飞天藻井的井心以湛蓝比拟天空,以色轮莲花纹为中心,四面的四飞天婀娜多姿,相绕翱翔。外围的纹样层次多,色彩种类也更多,色系浓丽,艳而不俗。从这幅经过重绘的莲花飞天藻井图案,即可窥见。
责任编辑 / 刘睿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