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桃花阵”下的袭杀
标签:
公元1645年,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份。呈现在中国版图上的,是大清、南明、大顺、大西几个政权鼎立而峙的局面。偏安一隅的南明弘光政权,虽然打起了“联虏平寇”的大旗,事实上却只是做做口头文章,深陷在党争的泥潭无法自拔。甚至连南明能倚仗的主要兵力:江北四镇,也是各自拥兵跋扈,观望不前。这年正月,四镇之中兵力最强的高杰在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的感召下,终于接受安排,率军北上,讨伐被南明视为“寇”的李自成大顺政权。经过几日行程,高杰一行来到了河南的睢州,准备说服驻扎此地的明军部队一同西征。谁都没有想到,南明所组织的这唯一一次北上军事行动,竟在这里化为了泡影。
驻扎在睢州的是前明河南总兵许定国。明亡之后,他虽然仍旧打着明朝的旗号,却已心生贰意,暗中勾结清军,甚至为表忠心,特意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清营做人质。许定国一心投靠清军这棵大树,自然不愿意消耗自己的兵力为南明朝廷出力。所以,当得知高杰部队到来的消息,许定国一直拖延怠慢,直到高杰一行人到了城郊,才出面迎接。许定国的表现让同行的巡抚越其杰起了疑心,他提醒高杰不要轻易进城。但高杰并没有把许定国放在心上,把自己的大部队尽数派去戍守开封,只带着30个亲兵进了城。
正月十二日晚,睢州城里摆下宴会,高杰被奉为上宾。酒酣耳热之际,高杰便露出了武夫的本色,口不择言起来。先是催促许定国出兵,又暗示要解散睢州城防,更对许定国送质子到清营的行为冷嘲热讽。这下,许定国成了惊弓之鸟,片刻的迟疑之后,他起了杀心。
那一夜伏兵四起,杀声震天,目标自然是酒后酣眠的高杰一行人。说来,高杰与他的亲兵都是英勇善战之辈,纵使喝醉了酒,也不至于对许定国的偷袭毫无抵抗之力。偏偏这一次,无论是高杰还是这30名亲兵,都陷入了许定国布置的“桃花阵”中,无法脱身了。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