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子:男人的是非
谢灵运的一把胡子
南朝宋元嘉十年(433年)的一天,有才任性的大文豪谢灵运,因长期纵情山水、消极怠政,终于触怒了宋文帝,被送上了断头台。临刑前,监斩官问他有什么遗言,谢灵运说:“恨我君子志,不获岩上泯。也罢也罢,只有我这把胡子,养了这么多年,若被这粗鄙之人一刀下去,岂不白白糟蹋。听说南海只洹寺正在造维摩诘菩萨像,我平生笃信三宝,愿将这把胡子布施给该寺,装饰维摩诘菩萨,尽弟子最后一份绵薄之力。”于是,根据谢灵运的遗愿,胡子被捐给了南海只洹寺。该寺僧人如获至宝,要知道谢灵运在当时可是国民偶像,《宋书》称其“每有一诗至都邑,贵贱莫不竞写,宿昔之间,士庶皆徧,远近钦慕,名动京师”。这把胡子使南海只洹寺的香火大盛,谢公的神逸也颇能配得上维摩诘的塑像。只可惜胡子的主人过早地离开了人世,死时年仅49岁。

《维摩诘经》是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佛教经典之一,智慧超群的维摩诘居士也深受中国人的喜爱。图为敦煌莫高窟的维摩诘经变图,绘于盛唐时期。图中的维摩诘手执麈尾,须发舒散,气度雍容,俨然是一位中国士大夫的形象。南朝诗人谢灵运被判死刑后,曾留下遗愿,将自己的一大把胡子捐给寺庙装饰维摩诘的塑像。供图/FOTOE
谢公的这把胡子被南海只洹寺的和尚悉心呵护了370余年,毫须无损,却不想最终被一个小姑娘糟蹋了。按照唐代笔记《刘宾客嘉话录》的记载,唐中宗的幼女、飞扬跋扈的安乐公主,为了在五月端午节的斗百草游戏中出奇制胜,想到了一个绝招:让人快马加鞭,剪来了只洹寺维摩诘像上的半把胡子。为了防止其他人也想到这个点子,她又命人把剩下的胡子全部毁掉。
谢公在天之灵,若是知道自己的胡子和奇花异草放在一起,被女孩子们用来比拼,不知会作何感想。早知如此,将胡子随身埋葬了岂不干净。安乐公主这一剪,不仅使南海只洹寺的香火受损,更令后人唏嘘不已。
不过,谢灵运的胡子好歹是在其死后才惨遭毒手的,宋代科学家沈括就没那么幸运了。据宋人朱彧的笔记《萍洲可谈》载,沈括晚年的续弦张氏是个悍妇,而沈括为人懦弱,经常受到夫人的打骂。张氏发起飙来就把沈括的胡子活生生地扯下来,扔在地上,真真是切肤之痛。沈括的子女哭着把父亲的胡子捡起来,发现上面竟还粘着血肉,真是令人不忍直视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