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上代价 最高的一次中暑
炎炎夏日,中暑是一件常事,但是后果可大可小。
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乘坐豪车巡视六国故地,沿途寻求长生不死的仙药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车队在回程经过平原津(今山东平原县)时,秦始皇忽然得病,然后很快就驾崩了。
《史记》没说秦始皇死于什么病,导致后人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加以揣测,由此产生了许多千奇百怪的说法,说秦始皇有肝病、哮喘、脑膜炎、软骨症、糖尿病、癫痫等等。秦始皇一生精力旺盛,活到50岁在当时算是高寿,不像是一个百病缠身的人。他曾与刺客荆轲激烈搏斗并砍断荆轲的左腿,可见他的身体相当强健。所以秦始皇之死更像是偶感时疾。从当时的气候和交通条件来看,最能得到证据支持的应当是中暑说。
秦始皇病死于七月,正值暑夏,最大的嫌疑就是暑病。因此,一些学者在推测秦始皇的死因时,都认同秦始皇不堪天气炎热和舟车劳顿而中暑。郭沫若写于1935年的《秦始皇将死》一文中,也认为秦始皇死前患上了热症。据气象学家研究,战国秦汉处于古代气候变化中的一个温暖期,当时渭河流域还有茂盛的竹林,夏季的气温比现在高得多。而且秦始皇得病之地平原津和死亡之地沙丘(今河北邢台)属于高温干燥地带,这使得中暑的几率大大增加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