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历史·细节:李唐王朝的命运之门
标签: 历史拾遗
公元710年,对于李唐王朝来说,又是一个转折点。重登皇位不久的唐中宗李显在这一年的6月驾崩,时年五十五岁。经历过了武则天时代,同样野心勃勃的韦后,也开始憧憬自己成为第二个女皇帝。于是,她和一干党羽扶立15岁的李重茂即位,改元“唐隆”。韦皇后的举动,让已经势单力薄的李姓皇族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:刚刚步入正轨的王朝眼看又要经历一番巨变,而改朝换代更意味着另一场针对皇族的杀戮即将到来。与其坐以待毙,倒不如先下手为强。年方20多岁、血气方刚的临淄王李隆基,决心挑起除灭韦皇后的重任。他积极联合姑母太平公主,又收拢了一批中下层朝臣,准备发动一场政变,在韦后兴风作浪之前,把政权夺回。
6月20日,是李隆基他们经过反复商议定下来的日子,李唐王朝随后将近200年的命运就在这一天决定下来。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,命运之神对李隆基格外的青睐,但就在政变伊始,一个“开不开门”的小插曲,险些让李隆基的种种努力付诸东流。这天黄昏时分,李隆基和谋士刘幽求等几个心腹微服来到了禁苑监钟绍京的家门前。钟绍京在禁苑的住所,是政变的指挥中心,李隆基希望凭借禁苑与皇宫北门毗邻的地理优势,方便与参与政变的禁军将士们沟通消息。然而,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:无论他们怎样叫门,都没有人来开门!
一直和李隆基保持友好关系的钟绍京究竟为何不肯开门?难道是不在家中?又或者是担心政变失败,临阵退缩?紧闭的大门给不了李隆基任何解释。眼看天色渐暗,时间每一刻的流逝都很可能意味着李姓皇族一方的优势转变为劣势。而万一钟绍京趁机反水,那后果将更不堪设想。暮色中的李隆基等人饶是心急如焚,却也无计可施:毕竟他们是微服而来,身边没有一个亲卫,不可能强行攻入一个五品朝官的家中。
那么,钟绍京到底在家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他不但在家,而且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场政变中肩负的责任,但他还是犹豫了:自己只是个擅长书法、管理皇家花园的小官,陪李氏皇族们冒险,真的值得吗?就在钟绍京踟蹰之际,他的妻子许氏说话了:“我听说,若是为国家着想,即便捐躯,也一定会得到神明的护佑。更何况你平日里与临淄王他们常来常往,即便现在把他们拒之门外,万一他们计划失败,难道你就能逃脱干系了吗?”妻子的话如同当头棒喝,点醒了迷途中的钟绍京。他下定决心,打开大门,将李隆基一行人迎进了家中。随后的政变过程异常顺利:前方的禁军将士们斩杀了韦后安插在羽林军中的几个心腹首领,为政变扫清道路;李隆基等人从禁苑出发,乘胜进攻皇城,而钟绍京也率领着200多名工匠,手执斧头锯子跟随其后;当夜,韦后和她的党羽们便被尽数诛灭了。这场稳定了李唐统治的政变,史称“唐隆政变”。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