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家之宠:任性与境界
标签: 古代生活

皇家气象
说到象,常会想起“曹冲称象”的故事,曹操得到孙权的礼物,就是一只“陆地第一”的庞然大物。《说文》中解释“象”是一种南越大兽。象,也是景象的象,气象的象,皆因其大。这样的巨兽,性格却温和近人,难怪会成为送礼、朝贡动物的首选。(供图/GETTYIMAGES)
说到象,常会想起“曹冲称象”的故事,曹操得到孙权的礼物,就是一只“陆地第一”的庞然大物。《说文》中解释“象”是一种南越大兽。象,也是景象的象,气象的象,皆因其大。这样的巨兽,性格却温和近人,难怪会成为送礼、朝贡动物的首选。(供图/GETTYIMAGES)
一只穿“绯”衣的猴子
宋人江休复在《醴泉笔录》中讲了个“猴孙服绯”的故事,令人不胜唏嘘。
故事发生在晚唐昭宗时期。有一天,皇帝李晔突然给自己豢养的猴子穿上了绯袍,引得朝廷上下一片哗然。要知道,“服绯”不是件小事,在唐代,只有四品至五品的官员才能穿上朱红的袍子。昭宗见小猴子侍立身边,竟然也是“人模人样”,他喜不自禁,干脆又给了这只猴子一个名份,赐封号为“孙供奉”。

“孙供奉”
古有楚人沐猴而冠的典故,猢狲类人,穿上衣装,更加人模人样。不仅如此,猴子还善解人意,因此才能为逃亡皇帝唐昭宗排遣孤独、带来安慰。被赐以绯袍、赐号孙供奉的小猴,竟然不侍二主,报答了昭宗的宠爱,为荒唐的故事增添了令人思考的结局。绘画/沈宁
古有楚人沐猴而冠的典故,猢狲类人,穿上衣装,更加人模人样。不仅如此,猴子还善解人意,因此才能为逃亡皇帝唐昭宗排遣孤独、带来安慰。被赐以绯袍、赐号孙供奉的小猴,竟然不侍二主,报答了昭宗的宠爱,为荒唐的故事增添了令人思考的结局。绘画/沈宁
连年落第的书生罗隐,对这件事尤其感到忿忿不平,他挥笔作诗嘲骂到:“十二三年就试期,五湖烟月奈相违。何如学取孙供奉,一笑君王便着绯。”诗人的毒舌,就此一传千年,一顶“玩物丧志”的帽子,也妥妥地戴在了唐昭宗的头上。
人们喜欢养个宠物,没事逗逗乐子,寄托下感情,本来无可厚非。翻开野史轶闻,文人雅士养宠的故事随处可见,以帝王们的尊贵,养什么宠物、如何对待宠物,还不是由着性子来,这本不意外,问题是李晔之前出现了若干“坏榜样”,证明动物得宠,鸡犬升天,是亡国之君的所作所为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