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之造|当塔走进中国
标签: 文化遗产

夕阳西下,高高矗立的古塔俯瞰着远处都市里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,有种多重时空重叠交错之感。图中是位于石家庄东部的龙泉寺法华塔,为石家庄市附近现存的古塔之一。不知都市中奔忙的芸芸众生在塔下经过,是否也会感受到当年匠人造塔时的那份诚心与佛意呢?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段双群
玲珑塔,塔玲珑,玲珑宝塔十三层……”儿时时常听到母亲在耳边唱起这样的歌谣,与画书中镇压白娘子的雷峰塔一起,构成了我对“塔”的最初印象:层楼,尖顶,翘檐,风铃,以及塔底不见天日的白娘子。直到长大后才知道,并不是所有塔都是十三层,塔上尖尖的顶叫做塔刹,塔底地宫里没有白娘子却有佛骨舍利……原来,童谣里的塔,来自遥远的印度,唐僧取经最终达到的地方,后来才在华夏的土壤上,落地生根,成为中国的风景。
覆钵和锡杖摆出塔
佛陀弟子曾这样问师父:“我究竟要怎样做,才能够向您表达我的忠诚呢?”佛陀一言不发,微笑着将身上披着的袍子往地上一铺,把化缘用的钵盂倒扣上去,又在覆钵上面立起一根锡杖:这,就是印度佛塔的雏形。
或许,佛陀给弟子的暗示太过隐晦,直到他涅盘的那日,弟子们才恍然大悟。佛陀圆寂后,佛体被弟子们火化,留下了“击之不碎,色彩晶莹”的骨珠,也就是梵语中的“舍利子”。弟子们建立起八座堵坡(梵文Stupa,即塔),供奉佛舍利,而堵坡的形制,正是佛陀当年用覆钵和锡杖摆出的样子。
堵坡的梵文有三个意思:坟墓、庙宇和高显之处。而堵坡也的确将这三个意思完全结合在了一起。既是佛陀安葬的坟冢,又是弟子礼佛的庙宇,更是高显无遮的神圣地。在古印度的世界观里,生与死没有绝对界限。堵坡是坟冢,又不是坟冢。因为佛陀之死,是超越了轮回的涅盘,是修行者的最高目标,是人生的无上境界。印度佛塔的结构是基台、覆钵、平台、柱和盖,分别代表了大地、苍天、佛陀遗物、万物之轴和天界诸神。古老的印度佛教徒们,用堵坡的形式,表达着他们古朴而虔诚的世界观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