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具里的唐宋风骚
标签: 古代生活
资料参考:《茶经》 【唐】 陆羽 着;《茶具图赞》 【宋】 审安老人等 着
唐·煎茶
唐时,饮茶开始向民众普及,开启了饮茶有道的时代。唐人的饮茶方法,主要为煎茶:将饼茶碾末,置于锅中煎煮,让茶叶充分渗透再饮用。唐朝的茶具脱胎于酒具,不但配套齐全,而且形制完备,陆羽《茶经》中就系统地记载了二十八种茶器具,并将“器”与“具”分别呈现。茶具主要有:籝(yíng)、灶、甄、柞臼、规、承、詹、芘莉、棨(qǐ)、扑、焙、贯、棚、穿、育。


宋·点茶
宋代除却煎茶,点茶法逐渐流行。所谓点茶,即点饮茶汤、使其成沫的饮法,并盛行斗茶,因而用于搅拌茶汤的“茶筅”应运而生。此时的煮水器也从唐朝的鍑,改用水铫、茶铛等。汤瓶虽在唐代已有,但多用作酒具。而宋人以其煮水,并以其注盏点茶。宋代的全套茶具以“茶亚圣”卢仝的号“玉川”命名,称作“玉川先生”。南宋审安老人的《茶具图赞》,也以“十二先生”为全套茶具生动命名。


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