链接·茶书的“良心时代”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6年第05期 作者: 杨多杰 

标签: 古代生活   

如果说,唐宋的茶书还算是“良心之作”,明初时,命运多舛的朱元璋之子宁王朱权还为茶学做出了巨大贡献,而到了明清,茶书则变成了“天下文章一大抄”的重灾区。

从文献记载中看,茶起码从武王伐纣的年代就是贡品了。自此之后,扬雄、司马相如、谢安、左思等等名人都在说饮茶。但直到唐朝,才出现了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着——陆羽的《茶经》。

茶书的出现,使得茶叶彻底脱离了蔬菜或是药材的身份。从饮茶到茶书的出现,前后经历近2000年。这么悠久的岁月,连白蛇都能修炼成精了。茶的转型之路,可谓历尽千辛万苦。

陆羽《茶经》的出现,是茶转型成功的重要依据。茶书,也成为了茶文化的重要载体,通过研究茶书的多寡优劣,可以有效判断出一个时代的茶文化风貌。

唐代的茶叶百科全书
《茶经》为唐代陆羽所着,全书分为三部分,包括茶源、茶具、采茶、煮茶、茶事等十节,共7000余字,其中不仅保留了唐代与茶相关的信息,更记载了唐代流传的发生在唐以前的与茶叶相关的事件,称《茶经》的问世和刊行带动了几个时代的饮茶风尚,并不为过。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黎明

数量:人们对茶书的写作热情

陆羽所着的《茶经》,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。陆羽不仅是茶圣,也可说是茶书写作的祖师爷。陆羽本是弃婴,后来当过和尚搭过戏班。最终,他以隐士身份自居。在他的带动下,当时茶文化也主要在文人隐士僧侣的圈子里流行。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