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兰沃达蒸汽泵站:蒸汽时代的活化石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6年第05期 作者: 周剑生 

标签: 荷兰   遗产风景   

作为全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,荷兰这个“潮湿的小国”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国土是通过不断筑堤围海、排水填筑开发出的“海下处女地”。图中的沃达蒸汽泵站,不仅见证了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,而且是陆地保卫战中的功臣。

荷兰不只有郁金香。这个经济高度发达的欧洲国家,一千多年前还是遍地湖泽。土地资源贫乏的先天劣势,直到如今仍未能彻底扭转——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,有三分之一仅高出海平面1米,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,地势最低点就在第二大城市鹿特丹附近,竟比海平面低了6.7米。如何在大海中求生存?这个话题几乎贯穿了荷兰的整个历史。

围海造田,与海争地,在水中开拓新的国土,千百年不变的法则,成就了“上帝造世界,荷兰人造荷兰”的豪言壮语,也续写了人类与自然抗争的一个个奇迹。或许正因如此,荷兰的九处世界遗产地中,六处都与水有关,从各个方面展现了荷兰人与水相处的智慧。

沃达蒸汽泵站便是其一。它位于荷兰弗里斯兰省莱默附近的塔科塞。弗里斯兰省整体处在海平面以下,是荷兰唯一一个全部土地皆来自围海造田的地区。当低地中的水位升高时,人们必须把水抽到高处,排向大海。早先抽水的动力来源于风车,之后机械动力不断革新。1825年,荷兰第一座以蒸汽为驱动力的泵站落成,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,蒸汽泵站如雨后春笋般相继竣工。1894年的一场大洪水过后,人们决定将弗里斯兰省西南部的水排出。这一浩大的工程量,是此前所有排水设施都无法实现的。于是,由工程师Ir. D.F. Wouda出马,设计并主持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蒸汽泵站——沃达蒸汽泵站。1920年10月7日,该站正式开放运行,荷兰女王威廉明娜还专程前来为之揭幕。据说,每启动一次蒸汽泵站,需要15个工人操作,用6-8个小时的时间,将厂房内巨型罐子中储存的水烧开,从而产生大量蒸汽。在蒸汽的驱动下,排水量可以达到每分钟4000立方米,这个速度是旧工业时代其他动力所不能企及的。

荷兰工程师最早利用蒸汽作为水利管理的动力工具。落成于1920年的沃达蒸汽泵站,是荷兰水利工程最卓越的代表。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:一是产生蒸汽;二是推动抽水机,将水排向大海(见上图)。
图中即是蒸汽泵站的机器室,人们可以从这些诞生于100年前的大型设备中,看到荷兰人为保护陆地与海水抗争的历史。

更令人吃惊的是,这个诞生于100年前的庞然大物,如今每年仍会运转400个小时左右。工作人员需要不时为齿轮上油,以保证最佳状态,一旦遭遇连日暴雨的恶劣天气,尤其是冬天上游水位过高时,弗里斯兰省已有的现代化排水设施往往不堪重负,这时,沃达蒸汽泵站就是最后一道关键闸门。

责任编辑 / 余荣培  图片编辑 / 郭婷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