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妖树怪:一花一树总关情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6年第04期 作者: 于沁可 

标签: 文化遗产   

与花草树木朝夕相处,看海棠红妆、梨花淡白、梧桐疏雨,不禁生出许多遐想。花有情,树有灵,于是在古人的眼里,鲜花变成美丽的妖魅,树木化作善良的精怪。它们虽然是异类,却都温柔善良,与人无害。遇到这样一群妖怪,真是喜爱都来不及呢。
山茶若绛雪
花,本就是美丽的事物,幻化做妖,仍要保持其本色,故而常常变为美人。山茶花绽放于冬春之际,绝丽无双。蒲松龄笔下有茶花妖名唤“绛雪”,正是取茶花冬日开花,如同红霞染雪之意。右图所绘两位山茶花妖,正是对此的写照。 绘图/茹敏

隋朝时,有一位叫赵师雄的书生,好喝酒,爱游历。有一天,他驱车前往罗浮山,天寒日暮,难免引发酒兴。于是停下车子,畅饮几杯。半醉半醒之间,来到松树林旁的酒家歇脚。这时,只见一位淡妆素服的美貌女子,出现在赵师雄面前。初冬时节,地面的残雪尚未消融,月色朦胧,美景佳人,令赵师雄神魂颠倒。他走上前去,和这位女子搭讪,只感到一阵阵芳香扑面袭来。女子言谈大方得体,文辞清丽,两人越聊越是投机。于是一同敲开酒家门,买酒共饮。就这样且聊且饮,不知不觉中,赵师雄沉沉睡去。待到天色大亮,赵师雄才发现,自己竟醉倒在梅花树下。原来,美人正是梅树花精。

故事载于柳宗元的《龙城录》,赵师雄得此奇遇,固可称幸,但缘悭一面,又令人惆怅。似乎,人与花妖树怪之间的故事,总是这般,温情却又遗憾。

或化怪,或化人

树被视作精怪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这也与树的形态有关,毕竟,有些树木生来就显得怪异,枝干曲折,甚至仿佛人形。早在六朝时,《搜神记》中就开始写到这种树怪了。汉成帝时,河南的樗树长得仿佛人脸,有眉毛有眼睛有胡须,只是没有头发。而汉哀帝建平三年(前4年)十月,汝南西平遂阳乡一株扑倒在地的大树,更是如同一个巨人一般,身体青黄,脸色发白,有须有发。这些外形奇特的树木在古人眼中,非精即怪,仿佛都预兆了灾祸的降临和时局的混乱。

而树怪究竟长什么样子,古人有各种想象。其中最为常见的,居然是人面狗身的小动物形象。在《搜神记》里,陆敬叔杀死的樟树精,就是这样一个小怪物。陆敬叔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建安太守,他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,叫人去砍伐一棵大樟树。不想数斧之下,樟树竟然开始出血。等到树被砍断后,一个长着人的脸、身子却如无尾黑狗的怪物,从树中仓惶蹿出。陆太守博学多闻,他指着这只怪物说道:“这是‘彭侯’,古书《白泽图》中提到过的树精。”然而,陆太守认出“彭侯”来之后,竟然叫人将这无辜的樟树精烹来吃了,尝了以后还评价道:寻常狗肉味,没什么特别。这“彭侯”活着时没有反抗能力,摆脱不了樟树被砍伐的命运,束手就擒被人吃掉后,也不能兴些法术为自己报仇,读来着实令人觉得可怜。而在宋《太平广记》里记载的一个同样人面狗身且没有尾巴的朽木精,也是同样命运:不过在佛堂里稍微作怪,蹦跳一番,就被佛陀一箭射中,再不能显形了。

责任编辑 / 周玥  图片编辑 / 吴西羽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