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宫廷养宠记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6年第03期 作者: 郑小悠 

标签: 古代生活   

豢养宠物从来就不是现代人的专利,即便富贵如帝王之家,也同样需要在猫猫狗狗身上打发时光,慰藉情感。且看紫禁城的主人们如何养宠。
图为《清宫兽谱》中的一幅,画中主角是两只乖巧伶俐的猫。《兽谱》由乾隆年间的着名宫廷画家余省、张为邦耗时11年绘制完成,描绘瑞兽、异兽、神兽以及各种普通类动物180幅,并对每一种动物的名称、习性和生活环境等作了详细说明。以宫廷的名义记录甚至豢养这些动物,目的不仅是要培养皇室子弟关爱万物的胸怀,更重要的,则是“藉此感触生机,广胤嗣耳”。供图/故宫博物院

明代的“猫奴”皇帝

宣德三年(1428年)四月初八,一大早,华盖殿大学士、人称“三杨”之首的杨士奇刚迈进紫禁城文华殿南侧的翰林院署文渊阁,还没坐稳,就见门帘一动,皇帝身边的一个内监,连同两个小宦,手捧着一轴图卷,小心翼翼地走进门来。

小宦将图卷放在案上展开,杨士奇颇觉好奇,上前去看。见这一图卷乃是横轴,绢本设色,大约五尺来长,一尺来宽,上面画着七只猫。领头的内监见杨士奇不解其意,忙笑着说,皇上擅长丹青,万机之暇,最爱挥毫泼墨。前些日子恰有能够揣测圣意的太监,寻来许多半大的猫,最是活泼好动。皇帝龙心大悦,不但对这些猫儿频赐美食,还御笔画就《宫猫图》一幅,令内监持来内阁,请杨士奇题识。

明宫素有豢养鸟兽之习。孝宗弘治初年,光禄寺上奏,称宫中有:乾明门猫11只,刺猬5个,羊247只。西华门狗53只,御马监狗212只。虎3只,狐狸3只,虎豹1只。豹房土豹7只。一年之内,仅喂养动物,就要用猪、羊肉并皮35900余斤,肝360副,绿豆谷粟等项4480余石。此外,宫中还设置鹰房、鸽房、百鸟房、虫蚁房等机构,用以饲养珍禽和昆虫。这些动物大多是供皇帝后妃观赏玩乐,也有些昭示祥瑞、赞颂太平的意思。而这样的意义需要善于体会帝心的大臣,用优美机巧的文字来充分表达,杨士奇正是个中高手。

《万历野获编》记载,永乐年间,宫中曾得一白鹊,正在监国的太子朱高炽,命东宫一名属官撰写表文为贺。作为太子属官之一的杨士奇,认为那位官员所写不够切题,太子遂命其改作。士奇挥毫曰:“望金门而送喜,驯丹陛以有仪。”又曰:“与凤同类,跄跄于帝舜之庭;如玉其翬(huī),翯翯(hè)在文王之囿”。太子见他下笔颇显皇家气派,大喜过望,特意撤下自己的膳食相赠。杨士奇日后平步青云,与此事大有关系。

责任编辑 / 郭婷  图片编辑 / 朱浩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