糕饼模:刻刀下的生命礼俗
标签: 发明与技术

山西饼模王
图为民国时期晋中地区的一件月饼模局部。它由一块杜梨木独板所刻,长宽约50厘米,尺幅之大,工艺之精,堪称饼模王。模内雕刻的纹样,刀工细密精致,它不仅是工具,更像工艺品。
图为民国时期晋中地区的一件月饼模局部。它由一块杜梨木独板所刻,长宽约50厘米,尺幅之大,工艺之精,堪称饼模王。模内雕刻的纹样,刀工细密精致,它不仅是工具,更像工艺品。
一位研究人类工具学的美国人鲁道夫·P·霍梅尔在他的着作《手艺中国》中记述了与这样一种工具的偶遇。
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他在浙江龙泉一家临街铺子里看到店主“专门用模子制作糕点”,那模子是用樟木做的“并合装置”,以铰接的轴连接两块木板,一块板上有一个大约直径6厘米的“洞”,洞里雕刻着一朵让人喜爱的荷花,另一块板上则刻着双喜字样。霍梅尔先生感受到了这糕点制作工具的迷人之处,专门等候了几天,从店主手中买下了模子。现在,它被存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莫瑟博物馆里。
这件工具在霍梅尔与之相遇的浙江,被叫作“印糕板(也称‘版’)”,而再往北走的山东胶南一带,人们会称它“饽饽磕子”,往南走到广东潮汕和福建闽南地区,它的名字叫“粿印”。从北向南的中国广阔大地上,它还有更多的称谓。我们还是用它比较通用的学名:糕饼模。

纹样吉祥
寓意吉祥的图案、文字是糕饼模最为常用的雕刻内容。左侧是一件民国时期的印戳形糍粑模,刻有牡丹花和双喜字,主要用于结婚喜庆场合,寓意花开富贵,婚姻吉祥。右侧那件饼模出自民国时期的威海,其所刻太极阴阳图纹构图虽简,却寓意深刻。民间会用此纹样制糕饼免灾辟邪。
寓意吉祥的图案、文字是糕饼模最为常用的雕刻内容。左侧是一件民国时期的印戳形糍粑模,刻有牡丹花和双喜字,主要用于结婚喜庆场合,寓意花开富贵,婚姻吉祥。右侧那件饼模出自民国时期的威海,其所刻太极阴阳图纹构图虽简,却寓意深刻。民间会用此纹样制糕饼免灾辟邪。
木头刻出的欢喜
我不是一开始就弄明白了这糕饼模的意义,我把身边现代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糕饼、点心,跟用这模子制作出的糕饼混为一谈了,可事实并非如此——对于一种工具,它是用来做什么的,这当然很重要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