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历史·格物:钱镠铁券——大唐的“免死金牌”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6年第03期

标签: 历史拾遗   

在一些历史题材的戏剧作品中,常会有这样的桥段:某纨绔子弟作恶多端,依律当斩。家人心急如焚,捧出“免死金牌”,以求免于处罚。

历史上真的有“免死金牌”吗?在国家博物馆《古代中国基本陈列》展厅里,有一件文物——钱镠铁券,就是一块“免死金牌”,它是中国现存于世最早的铁券实物。

钱镠乃五代时吴越的开国之主,其铁券呈覆瓦状,长约52厘米,宽约30厘米,正面刻有嵌金铭文26行,共计333字。其上赫然写道,钱镠本人可以免除9次死罪,子孙可以免除3次死罪,如果触犯国家其他法律,有关官员不得过问。

铁券是皇帝颁赐给勋贵功臣们享受特权的凭证。西汉初年,汉高祖刘邦“论功定封”,同时颁赐铁券,但这时的铁券更多是封侯的凭证和荣誉,并没有实际的特权功能。唐代时逐渐形成常制,主要颁发给开国勋贵、中兴功臣、少数民族首领,而且明显具有免罪的功能。明初,皇帝同样也会颁赐铁券,更重要的是这时的赐劵和封爵联系在一起。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