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 李渔:鲜味人知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6年第02期 作者: 马赛屏 

标签: 古代生活   

他是一位生活美学家,他制定了美人的标准,他同样崇尚吃的美学——如何自然地吃,美味地吃,却也是刁钻地吃。属于李渔的私家菜式,自然却又精致,简单而又讲究,同样符合中国审美,符合文人理想。
花露唇间香
图中的花露泡饭是李渔待客的美味。当米饭刚刚焖熟的时候,浇一盏蔷薇、香橼或者桂花的花露到饭上,盖上锅盖闷一会,然后拌匀,盛碗。普通的米饭带上了花露的异样香气,令人沉醉其中。只有李渔这样真诚膜拜生活,又是打从骨子里风雅的才子,才想得出这样一道美食。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黄小黄

在中国历史上,晚明和魏晋有相似的一面——是个极度艺术化的时代,即使是最简单的饭,也吃得别有风情。比如秦淮名妓董小宛为夫君冒辟疆做饭,往往先用一小壶芥茶温淘,再加上水菜、香豉数茎粒,便成一餐美味。

浙江才子李渔的待客饭更妙。他会让侍女去园中收集花露一盏,待到饭熟,把花露浇在饭上,细细拌匀,稍闷一下,然后入碗。花露不能随便浇,蔷薇、香橼、桂花露最好,不能用玫瑰露,因为玫瑰的香味容易让人辨认。据李渔自己说,客人们吃了他家的饭,都赞不绝口,连问是什么“异种”。

这个原本打死也不肯说的秘方,在李渔60岁出头之际,被他写在《闲情偶寄》一书中。除此以外,他还用了整整一章,大谈他的烹调心经。本文所讲的李渔美食,除特别说明外,都来自于这本奇书中。在此书中,李渔还写了关于戏曲理论、装饰打扮、园林建筑、器玩古董、竹木花卉、养生医疗等方面的内容。

在花甲之年,来写一本关于“闲情”的书,李渔是有苦衷的。生于明清鼎革之际,饱经科举失意、家国丧乱的苦难,又不愿在清朝为官,李渔那读书人最冠冕堂皇的一条路,被堵死了。于是灵机一动,干起了“卖文为生”的营生,并凭天纵之才,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、书店老板、戏曲家帮帮主。

责任编辑 / 刘睿  图片编辑 / 朱浩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