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旗人的餐桌
标签: 古代生活
宫中一种菜只能吃三口?
向来“民以食为天”,庄子所说“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”普通人做不到,皇帝一样做不到。那么,紫禁城内的餐桌上究竟都摆了些什么?不单是你我好奇,在百年前的清代民间也在努力猜测着。
茶坊酒肆总少不了说书先生的身影,着长袍的说书人拈起醒木一叩,四下声收。他目光一扫,方才不疾不徐地开口:
“咱们常说吃一看二眼观三,就是从皇上这儿来的。这‘看’,是看一眼端下去。‘观’,是放在那里不动。看的菜先上来。四个小太监搭一个两个桌子那么大的盘子,用江米弄一座山,山前面用金糕(即山楂糕)条和鸡蛋黄摆出字来,‘万里江山’四个字。菜端上来,太监一跪,皇上站起来,拿着筷子一划拉,这叫‘万里江山一扫平’。之后马上端走,上观的菜,一溜上来十三个海碗,每个碗两边有牌子,各写一个省的名字。十三个省,都太平无事,就上十三道菜。比如说广东出事了,广东那碗就不上,皇上心里就知道了。至于‘吃’的菜,一共三百六十五道,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各种口味都得有。且皇上吃饭有规矩,每天吃多少都有规定,少吃半碗多吃半碗那都不行。”
晚清民国的相声、评书里都偶尔会提到皇帝吃饭的排场。虽说得有模有样,但其实这大多是民间的臆想。不过,也并非全都毫无根据。晚清宫廷饮食的菜品,加了名为“吉祥菜”的部分,即四道大碗菜。每碗菜上都用燕窝摆出一个字,四道四字,根据日子不同字也不同,如“万寿无疆”“江山万代”“福寿万年”,这说书先生所说‘万里江山一扫平’的讲究,大概就是寻着这只言片语的传闻所编出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