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铜戈:中华民族的幼年战具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5年第12期 作者: 米南德 千帆 

标签: 历史拾遗   

车战曾是先秦时战争的唯一形式。而在战车呼啸而过时,青铜戈则是战场上决定性的武器,以至于成为了武力与战争的代名词,永远地留存在汉字中。戈这种形制独特的兵器为何能在车战中大行其道?它又如何随着战车而退出舞台?
图为战国时的一柄青铜戈。虽然历经两千余年,戈头依然锋利如新,隐隐地透着杀气。戈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格斗兵器之一。战场上戈头如林,金光闪闪,场面十分壮观。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夏居宪

公元前1046年二月,拂晓的牧野。西周联军与商王朝的军队对峙于此,等待决战的开始。据《史记·周本纪》记载,商军有七十万之众,但这支部队是商纣王用奴隶和战俘临时拼凑的。此时,商朝的主力军正在征伐东南夷的战场上,来不及赶到牧野,保卫首都。即便如此,对阵另一方的西周联军,依然显得阵容单薄:周武王麾下的军队,有三百五十乘战车,三千名虎贲勇士,以及四万五千名甲士。决战来临前,西周联军统帅周武王发表了军前演说。他历数纣王的荒淫无道后,说:“士兵们!高举你们的戈,排齐你们的盾,竖起你们的矛,英勇作战吧!

鼓动完士气,周武王派尚父姜太公率百名勇士挑战,然后指挥大部队向商军冲去。这时,商军突然阵前倒戈,做了周联军的向导。三百五十乘战车如入无人之境,车上的甲士挥舞长戈,钩杀商军,收割人头。仅仅一个上午,酝酿了十余年之久的决战分出胜负,大地被鲜血染红。商纣王逃回鹿台,盛装宝衣,自焚而死。周武王巡行诸侯,宣告灭商大业告成。

在牧野决战中,挥舞的长戈与奔驰的战车,帮助周武王完成灭商大业。而戈这种造型独特的武器,也在先秦时期的中国,伴随着战争的始终。

中华民族使用戈的历史十分久远。上图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块商王武丁时期的卜骨,记述了土方、方的一次入侵。其中的“我”字,被刻画成士兵持戈的样子。戈,由此进入了汉字系统。

革命性的武器

戈的历史其实很久远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“伏羲造戈,以铜铸之。”考虑到上古时历史与神话的纠缠不清,伏羲是否能用铜铸戈,尚存疑问。但青铜戈在夏代确已出现。1959年夏,在今天河南省西部的偃师二里头一带,发现了一座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,从中出土了一批距今最早的青铜器,其中就有两枚3500年前的青铜戈头。

责任编辑 / 杜聪  图片编辑 / 朱浩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