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色安源:谁的往事?
标签: 历史拾遗

总平巷是安源煤矿井口,它通往距地面近千米深处的井下,是工人上下班和煤炭输出的总巷道。井口用红砖砌成,上方塑有铁锤岩尖图案,岩尖代表采煤工人,铁锤代表机械工人。旧时井口两侧设有监视岗亭,稍不如意,工人就会被包工头拷打。失去人身自由和生命尊严的矿工,愤怒最终爆发,在这里举行了震惊全国的大罢工。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李建峰
江西萍乡市的安源,在“文化大革命”时是个家喻户晓之地。因为当年有一幅油画《毛主席去安源》,红遍全国。再往前的1962年,一部歌颂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安源领导工人罢工的电影《燎原》也在全国上映。毛和刘两位主席在同一个地方工作过,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颇为少见,所以安源便以红色历史而出名。但是,今年5月,当我来到萍乡时,却发现,红色历史多有隐情。
毛泽东为什么会去安源?这要从安源煤矿的发展史讲起。
1840年鸦片战争后,李鸿章、张之洞等大臣认识到:西方列强的优势,在于钢铁和军火工业。当时中国没有一家真正的钢铁厂,完全依赖进口。于是张之洞上书光绪皇帝,奏请开采大冶铁矿、开办汉阳铁厂,实现强国之梦。

安源煤矿成立之初是江南第一大煤炭企业,年产原煤100万吨、焦炭10余万吨,居全国第三位。生产技术全部来自西方,矿区里电车驰骤,往来如梭,机声隆隆,累年不绝。上图为煤矿成立初期的矿区照片。今天的安源煤矿还保留着百年的历史遗迹。老式的电力小机车牵引着一排排的煤斗车,沿着铁轨轰隆隆地往来穿梭。下图为今日安源煤矿矿区。
1883年,汉阳铁厂正式投产炼铁。张之洞起用了当时最精明的理财官员盛宣怀。盛宣怀接手后,对汉阳铁厂进行重大改革,改官办为官督商办。炼钢要有煤,而江西萍乡有优质煤矿。于是1898年萍乡煤矿总局创建,1908年,经光绪皇帝批准,大冶铁矿、汉阳铁厂、萍乡煤矿三家合并,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