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找燕国黄金台
标签: 历史拾遗

晴朗的夜空,明月高悬,映入眼帘的,是一座高约20米、顶部面积15亩、占地40亩、覆有茂密植被的土台,它泛出黄金般温暖的光芒。当地人说,这里是两千多年前燕昭王为郭隗所筑黄金台的旧址所在。它位于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。
何为“黄金台”?
千年的帝都北京,有着名的八处景点,它们最早以“燕山八景”的名称出现在金朝金章宗的《明昌遗事》中。清时记为“燕京八景”,从此固定名称,并御定为太液秋风、琼岛春阴、金台夕照、蓟门烟树、西山晴雪、玉泉趵突、卢沟晓月、居庸叠翠八处景点。
在这八处景点中,有一处与众不同,它由来最为久远,具体位置却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,今天也难见定论。这就是“金台夕照”。
在北京周边及河北保定一带,有十几处地点,被认作“金台”或“黄金台”所在,是“金台夕照”之地。人们对这些“黄金台”,不仅口头传颂,写进文献的也很多。例如成书于隋代的《上谷郡图经》说:“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。”明代蒋一葵在《长安客话》中说:“黄金台有二,故燕昭王为乐、郭而礼之者。胜迹在定兴。今都城亦有二。”清代吴长元辑撰的《宸垣识略》载:“永定门外三里有黄金台。”今天北京城内灯市东口路北的二郎神庙旧址,据1935年出版的马芷庠先生《北平旅行指南》介绍,也是“金台夕照”的地点……“黄金台”几乎成为一种现象。这是怎样产生的呢?
披阅文献可知,“金台”亦是“黄金台”,又称贤士台、招贤台,本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贤臣郭隗所筑,目的是招揽吸引更多的贤士良才来燕国辅佐他,增强燕国的综合实力,富国强兵,以雪燕王哙时期燕国遭受的耻辱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