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京城:大宋的都市江湖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5年第11期 作者: 李闳弼 

标签: 历史拾遗   

有人的地方,就有江湖,人最多的地方,是都市。千年前,北宋东京城开启了都市生活的灯光,这里有香车宝马,有鱼龙飞舞,有浅吟低唱,也有市井叫卖。但随着这些诱人的都市生活一起到来的,还有那刚刚露出端倪的都市江湖。
都市江湖人
都市里的江湖人,有高歌酒肆的隐者,有以剑锄奸的勇士,有行踪诡异的刺客,甚至以仁智为武的书生也可能是江湖客。都市之中,江湖人也要谋自己的生活,他们或许并不少见,他们就在都市人的身边。绘画/司马公公

天子脚下的侠客血脉

唐朝诗仙李白写有许多着名的诗,其中有一篇是《侠客行》:“闲过信陵饮,脱剑膝前横。将炙啖朱亥,持觞劝侯嬴。救赵挥金槌,邯郸先震惊。千秋二壮士,烜赫大梁城。”

《侠客行》写的是战国时期魏国国都大梁城,即后来的汴州、东京,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,诗中提到的信陵君魏无忌,其宅邸旧址就在今天开封市相国寺一带。这位以“窃符救赵”壮举名垂青史的魏国公子,同时也是战国末年名满天下的游侠领袖。和信陵君基本算同代人的刘邦,少年时的终极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追随信陵君的大侠。几十年之后,已经夺得天下的刘邦路过大梁故城时,犹不忘到信陵君坟前致祭,还特地赏赐了几家民户,请他们好好照管信陵君的坟茔。

从大汉天子念念不忘的少年情怀,到大唐诗仙脍炙人口的诗篇,不难看出在古人心目中,大梁城不仅是古都名城,还是男儿的梦想之地,侠客的精神故乡。然而在唐宋时期,在诗歌和梦想之外,这座一度充盈着江湖豪气的城市,却似乎在与“侠”与江湖渐行渐远——当时的汴州,因位于江南财赋通往洛阳、关中的要津之上,渐渐发展成了一个堪称繁华喧嚣的商业城市。《东京梦华录》形容东京市民“太平日久,人物繁阜……节物风流,人情和美”,“人情高谊……其阔略大量,天下无之也”。

这样的人情风土着实引人向往,但无疑也远离了仗剑横行的刺激、快意恩仇的传奇。不过所谓有人的地方,就有江湖。作为一个鼎盛时期长期居住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,宋代东京城里的芸芸众生,真的就止于这般清平富贵,没有另外一面了么?

责任编辑 / 陈立长  图片编辑 / 余荣培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