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痴皇帝的奇玩
读《祥龙石图》
标签: 读画笔记
中国有漫长的欣赏奇石的传统。在这个传统中,宋徽宗也许不是最有名的一个,但一定是最狂热的一个。他的“花石纲”被写进了小说,他苦心经营的“艮岳”中的石头至今仍有传世,据说在北京的北海、上海的豫园、苏州的留园等地至今仍有徽宗宫廷的奇石。不过,这些石头与宋徽宗的关系,都比不上一块名叫“祥龙”的石头。

这幅《祥龙石图》传为北宋书画皇帝赵佶所作,画中用逼真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块名为“祥龙”的特殊湖石。它玲珑剔透、棱角凹凸,经过施墨晕染,显得栩栩如生。此画左侧有赵佶亲笔书写的一段瘦金体题记,描述了此石的出处,以及其显现的瑞应之相。
祥龙石其实并非一块真正的石头,而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幅画。这幅《祥龙石图》历代均传为宋徽宗手笔,因为画面上有赵佶亲笔题写的图记,并且有亲笔的落款,还有一个奇怪的花押“天下一人”。皇帝的绘画,总是能够开风气之先。画中既展示了图画,也展示了题诗,还有漂亮的“瘦金体”书法。要知道这种诗书画一体的整体面貌,要晚到200年后的元代才成为中国绘画的普遍风尚。这也让宋徽宗的这幅画在美术史中的地位变得特殊。
曾经有人指出这种精致的设色画并非宋徽宗的亲笔,而是宫廷画家的代笔,但出自宋徽宗的首肯和认定是毫无疑问的。
对于宋徽宗的绘画,大家更多关注其真伪以及真笔和代笔问题,对于那一张一张的绘画本身,讨论得并不算多。徽宗皇帝为什么看重这幅画?为什么要把这幅本不是他自己所作的绘画挂在自己的名下?他希望通过这画表达些什么?
责任编辑 / 刘睿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