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似道为何不救襄阳?
标签: 历史拾遗
1268年,蒙古大军南下,襄阳被围,而后兵尽将绝,守将吕文焕降蒙古,南宋灭亡自此无可逆转。吕文焕为何投降?《宋史》曰:“文焕独守孤城,似道坐视而不救,降于六年之后。”原来,在襄阳被围的六年里,执掌中枢的贾似道坐视不救。这似乎是历史的惯相了,然而贾似道不救的道理何在?
襄阳被围之初,掌握荆襄地区军政大权的是贾似道的心腹吕文德,此人是南宋后期一员猛将,经营襄阳地区多年,在军中具有很高的威望。可以说,贾似道对吕文德还是很放心的,且吕文德并没有要求贾似道向襄阳增加兵将,因此他虽然加大了对襄阳钱粮的支持,但并未有大规模的调兵遣将以驰援襄阳。
不幸的是,1269年吕文德病逝。贾似道估计到战局可能有变,恳请亲自巡边,但皇帝说,“师相岂可一日而轻去朝廷”,拒绝了。接着,有人建议派驻守鄂州的高达救援襄阳,但贾似道知道襄阳守将吕文焕与高达有隙,也否决了。他说:“吾用高达,如吕氏何!”而且,吕文焕已获知高达将前来救援的消息,为了阻止高达前来,他竟然假造了一个襄阳捷报。既然有捷报,说明战事未必危急,自然不必派人了。
大军在前,南宋将相何以有此心思计较?这是因为,根据以往的经验,宋蒙交战的战场有三个:四川、京湖、两淮。京湖战场上,除了襄阳外,还有鄂州、江陵等要地。所以人们就会猜:蒙军的真正目标是不是襄阳?或者只是虚张声势、其实另有所图?
版权声明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