徽菜
味蕾与乡情

春华秋实
山居里的普通人家,对晒秋总有着深厚的情感。新鲜蔬果需要贮藏,香甜的美味更需要晾晒得来,它们统统被收进硕大的笸箩中,蔚为壮观。动辄数月的成果,或者入菜,或者小食。
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毕隽
山居里的普通人家,对晒秋总有着深厚的情感。新鲜蔬果需要贮藏,香甜的美味更需要晾晒得来,它们统统被收进硕大的笸箩中,蔚为壮观。动辄数月的成果,或者入菜,或者小食。
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毕隽
徽商少不了的“行军粮”
徽州在中国近代出了一位“圣人”,名叫胡适,他的一生都洋溢着浓郁的乡情。胡适这样谈起对家乡的印象:“徽州是个闭塞的地方,四面皆山,地瘠民贫,山地多种茶。每逢收茶季节,茶商经由水路从金华到杭州再到上海求售,所以上海的徽州人特多,号称徽帮,其势力一度不在宁帮之下。”
当然,这都是他那个年代的事,这类景象早已烟消云散,但徽帮却总不被人忘记。除了百转千回的传奇故事以外,迷上徽菜的“吃货”们,尤其应该铭记徽商的贡献——几样徽菜。
如今是暮春,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香椿芽采摘进入尾声,再不吃,就来不及尝鲜了,但在安徽六安霍山县境内却是例外。这里有座山峰叫 “白马尖”,为大别山主峰,海拔近2000米,因为山高水冷,山里的香椿才将收第二茬儿。这种咀嚼起来质地像米的香椿,不单能在时令上打个时间差,口味也独特,很值得一吃。
深深的大别山、山窝里那一芽香椿,与徽商原本不太搭界,可霍山县东南即是歙县——旧日徽州府治所在。歙县以徽墨、歙砚驰名,不单是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,且“盛产”徽商。徽商从这里组商队、开赴江南、华北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