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志堂
『民间故宫』里的末代徽商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5年第05期 作者: 杨安琪 谭杪萌

这是承志堂的前厅天井。天井,承担着通风、排水、换气、采光等重任。从图中可看出,经过天井的“二次折光”,射到院内的光线已变得比较柔和,一种静谧之感油然而生。天井是承志堂装饰的重点部位,其四周布置着前后厅的木雕精华,梁枋、雀替的雕刻都十分精致华美。
绘画/萧鹏
乱世盐商:生平之凄寒与宅院之喧嚣
群山环抱间的宏村,浸润着雨后初霁的宁谧。一行游客踏着破晓的晨晖,车行数十里,赶来宏村瞻仰渴慕已久的承志堂。导游小姐以高亢舒朗的嗓音向人们娓娓道来:“承志堂兴建于清咸丰五年,它是徽州着名盐商汪定贵早年为父母建造的家宅”,“这位清末盐商,少年英武,聪颖异常,是一位集智慧、机敏、勤劳、机遇于一身的传奇徽商……”“请大家随我到这边来,这里的‘吞云轩’即是汪定贵家宅中抽大烟之处;而这里的‘排山阁’则是汪公夜晚娱乐搓麻将之地。”“西侧这一间屋子,由于地形的局限,形状较不规则,相传是汪定贵发家之后,藏纳小妾之所。”她话音至此,人群中传来一片唏嘘声。众人一方面赞叹着汪氏一族发迹崛起的故事,另一方面却因这座宅第中所充斥的慵懒奢靡之气,而歆羡不已。
我在宏村盘桓过数次,听过多次几乎一模一样的解说。不过由于调研需要,和这座宅子亲近久了,言之凿凿的说词,却在心中化作无数个问号。

这是承志堂的前厅。作为整个建筑中的核心厅堂,这里是展示主人文化品位的重要区域,故而悬挂着若干幅书画及楹联。八仙桌上的几样器物,东置花瓶,西置明镜,中间放置自鸣钟,可谓“钟声瓶镜”,寓意着主人“终身平静”的内心诉求,是徽商群体“贾而好儒”的自我陈述。
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/张建平

声名显赫的承志堂,的确是宏村现存建筑中,最为美轮美奂的一座。它作为“钟鸣鼎食之家”的宅邸,耗资之巨、气势之盛,在黟县清代民居中,也可谓绝无仅有,被冠以“民间故宫”的头衔。宅院占地有四余亩,堂中共有房屋66间、天井9座、楼阁7处、门罩60道。相传,该堂的修筑曾耗费白银数十万两,仅木雕装饰的镀层,就使用黄金百两。这一系列数字,与一位徽州豪商的形象不谋而合。
在众多徽商中,汪定贵也确是清末民初一位不可小觑的人物。在民国的《歙志》中有记载,因经营盐筴而闻名的歙县商人,初有黄氏,后有汪氏、吴氏,相递而起。然而,汪定贵出生于政局动荡的清道光中叶,当时清政府恰逢内忧外患的政治境遇,在外来资本和民族资本两股潮流的冲击下,徽商的经济情势每况愈下。汪定贵的商旅步伐,正是迎着徽商产业的没落之势而来,可谓生不逢时。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