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参黄金与『沟民』


文章出自:中华遗产 2015年第03期 作者: 席海涛 孔源 

标签: 历史拾遗   

清朝人的方志、笔记和政书里,对那些遁逃到东北山沟的流民,有一个专门的称呼——『沟民』。『关东金王』韩边外祖孙四代都是沟民,他们不是土匪,不是马贼,却是朝廷的眼中钉,列强的肉中刺。其中因由,要从一条『边』和一种小小的草本植物讲起……

光绪26年(公元1900年)七八月间,八国联军进犯京津,沙俄趁机以数万兵力分五路进攻东北。吉林将军长顺畏敌怯战,声称“当此各国合谋,何可再树一敌”,竟于9月22日不战自降,让沙俄侵略者没费一枪一弹就大摇大摆地进了乌拉城(今吉林市永吉县乌拉街满族镇境内)。

国难临头,吉林夹皮沟(今日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)一个叫韩登举的地方乡勇上奏朝廷“一意主战”,结果长顺非但不允,反而一纸令下,收缴了韩登举手下的部分枪支弹药,把他派去“柳条边”最北头的法特哈边门驻防。这让沙俄人捡了个大便宜,据说韩登举所辖之地“广袤八百里”、“日进斗金”,对于家大业大的韩家,俄军早已是垂涎三尺,甚至不惜造谣中伤,称其“不服约束”、“自为一国”。

韩登举究竟是什么来头?“柳条边”又在何处?这事说起来有些复杂,我们的故事,就从一种小小的草本植物讲起吧。

神草
东北三宝,首推人参。这种在古时就被誉为“鬼盖”、“玉精”、“神草”的灵物,尤以山林野生至为珍贵。在东北幽深的密林之间,寻觅野山参的工作无异于大海捞针,但这却曾经是那些背井离乡身无长物的沟民们,赖以为生的全部希望。

生存游戏

“这支根有人的形状”,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在小说《人参》里这样描写:“那身体上分明长着腿,也有手和脖子,脖子上有脑袋……” 

责任编辑 / 郭婷  图片编辑 / 吴西羽 

版权声明

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,未经授权许可,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。违反上述声明的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要评论?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,您也可以快捷登录: